你是否记得去年“双十一”被各种复杂优惠规则支配的烦恼?今年是“双十一”诞生的第十年,平台预热比去年提前了三周,但很多网友吐槽优惠规则仍然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戏称自己“这个智商要告别‘双十一’了”。
平心而论,今年电商规则比去年的“难过奥数”简单一些,着重推出各种社交玩法。比如,除了常见的优惠券,天猫推出全新的合伙人活动,通过签到、点赞、战队PK收集能量兑换红包,京东推出秒杀、神券、满减、拼购等多样玩法,唯品会保留拼团购、砍价、0元试用等具有社交属性的模块,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促销活动虽然看起来新潮好玩又可能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但想要“占便宜”没那么容易,里面的门道可不少:既有战队PK还有定金翻倍,优惠券还分店铺优惠券和商城优惠券,一旦考虑不好、计算失误,分分钟就会被扣“智商税”,可能还不是一个小数目;购物津贴采取满减制,一些中意的商品在使用过店铺的优惠券之后,根本到不了满减的条件;秒杀的商品抢不过“抢货软件”,不过是找噱头吸引人眼球罢了;更有利用促销活动明降暗涨,设置“假优惠”陷阱,让消费者误认为能省钱。诸如此类,玩法升级了,但套路没变。
电商费尽心机想创意、搞社交,当然是想借此吸引更多消费者,为“双十一”预热。很多人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参与到天猫的合伙人活动中,社交平台上的朋友也成了他们分享、拉赞的对象。当一个用户打开朋友分享的链接时,浏览并购买商品的几率随之上升,点击数越多就意味着可能产生的交易量上涨,这无疑是在为电商引流,增加用户黏性和活跃度。此类“社交化”活动初衷是好的,但效果如何还没有体现就遭到诟病,不少用户表示一次次地打开App、分享、拉赞实在太累,既浪费时间又欠下人情,而且活动战线拉得过长,“双十一”还没到,中途放弃者就不少。
除吸引用户,电商还试图通过设置各式各样玩法区分消费者以增加收入。不难发现,要想获得更多实惠,消费者必须花时间“钻研”规则,花精力签到、分享、拉赞,但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和精力一直耗在上面,老年人和年轻人对优惠规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不同消费者对商品的可接受价格也不同。通过设置复杂玩法而非直接折扣,商家对消费者进行区别对待,越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越会花时间研究各类复杂玩法以获得越低价格。当消费者根据自身时间、精力差异,获得不同优惠,对同一产品支付不同价格,相较于直接折扣来说,商家获得的利润无疑增加了。
从消费者角度说,当然希望促销方式简单再简单点,痛快打五折好过用眼花缭乱规则进行“价格歧视”。升级社交玩法,手法却大同小异,不少消费者对这样同质化的促销活动已经出现麻木甚至厌恶。所谓的创意活动,看似红红火火,实际上就像一道道障碍,损耗着消费者耐心和热情,阻碍了一些人的“血拼”之路。这无疑又是商家不愿意看到的。在从来不缺竞争的电商红海里,商家想吸引并留住消费者,不妨态度真诚些,玩法上多做减法,服务上多做加法,才能走得更稳更远。面对玩法升级带来的新问题、新困惑、新纠纷,相关部门也要负起责任,规范治理,加强监管,让消费者畅享“双十一”网购的实惠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