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李白的诗看千古文人侠客梦)
说起中国最著名的文人,估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李白。这位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诗人,“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诗),犹如历史长河里最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我们的印象里,他天赋异禀洒脱不凡,犹如一位笑傲江湖的超级侠客。李白的人侠义,诗侠气,以诗为剑,“不屈己,不干人”,用一身磊落风骨,传递着中国千古文人侠客梦。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侠客李白”:武功高强还是文学高妙?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这首流芳千古的《侠客行》让无数人悠然神往,荡气回肠。金庸就从这首诗里得到启发,写出了小说《侠客行》,而且,将一门武功决绝隐藏在这首诗里。
写出这样诗的人,很难相信他只是一个凭空想象的文弱文人。很多人都关心一个问题:李白,他到底会不会武功呢?
答案是:会。但武功有没有这么厉害呢?那就不一定了。
我们先来看他的自述——“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一箭双雕都让人叹为观止,李白的一箭双虎真是骇人听闻。这老虎又不是纸糊的,如何能一箭射穿两虎呢?武松作为一名资深武夫,还只能打一只虎呢。所以,此处,应该是李白用了文学夸张的手法,就好像在朋友圈里展示图片总要美图秀秀一下一样。
李白“喜纵横术,击剑”
原来从小是练过剑的
再来看他的另一首诗:“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这说的是什么呢?意思是:李白少年时喜欢佩剑,逛到长安五陵的时候却被那些斗鸡之徒包围了,他们叫骂不停,准备群殴李白。
这首诗曾被有人考证说李白是个斗鸡的古惑仔,这根本是无稽之谈。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很明显,这几句传递了这样的信息:1.李白佩剑,而且喜欢佩剑;2.李白得罪了古惑仔;3.古惑仔们吆喝了很多人来准备动手。如果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文人,古惑仔们还需要吆三喝四拉帮结伙来企图围殴吗?一个人随便抬抬胳膊就把他撂倒了。所以,李白的剑并不是虚张声势的,他起码具有和佩剑相得益彰的“武功”气质,这样才会让对方不敢小觑,继而招来很多人对付他。
那么,李白是不是就如自己在《侠客行》里写的那样,以一当百,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呢?他很想是,我们也很想是,但事实毕竟不是武侠天马行空。真实的情况是:李白当时也很紧张,是朋友冲进来解了围。“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李白正在“煎熬”之际,是朋友陆调冲入包围圈喝住了那些人,又紧急报告给御史台,这才把李白救了。
再来看看别人的记载:《新唐书》说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也就是说,李白从小是练过剑的,但武功显然没有达到“会当凌绝顶”的地步。更像是我们现在的小孩儿,从小练个跆拳道、击剑之类的,对付几个人没问题,人多了,还是要靠御史台来解决。
君子佩剑 是身份也是时尚
李白喜欢佩剑,但佩剑并不代表着持有“凶器”。要知道,在中国古代,佩剑首先是一种身份象征,和佩玉一样是种礼仪,到了汉代,佩剑就成为时尚,《后汉书·舆服志》描述:“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而到唐代,佛教道教的盛行,流传着很多神仙鬼怪的传说,民间普遍认为佩戴宝剑可以镇邪驱凶,所以就算普通出身的人家也会佩戴宝剑,以求祛病避灾。李白佩剑出门逛相当于周杰伦出来玩时,带上了心爱的双节棍,主要是耍个帅。
前面说过,少年李白确实练过剑术,他在《与韩荆州书》里这么说过:“自幼好任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剑术。”那么,他是正儿八经拜过师学过艺,还是只是上过课外兴趣班呢?
答案是:他确实拜过师,而且师从的还是一代名师。他师父裴旻是大唐第一剑客。画家吴道子因见裴旻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太平广记》记载裴旻“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被抛起数十丈高的剑,竟然能用手持的剑鞘接住,使其直入鞘中,真是剑技绝招。当时,几千名围观者为之震惊。吴道子也被深深震撼,如有神助,挥毫图壁,很快画就一幅“为天下之壮观”的壁画。
裴旻的剑术天下无双,李白非常仰慕, “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翰林学士李公墓碑》)拜于其门下。拜了名师,说明有了童子功,不是自学的三脚猫,但名师高明并不意味着徒弟也一定就高明,要不然孔子门下三千弟子,怎么贤人就只有七十二个呢?毕竟,让李白爆得大名的还是斐然的文采和不俗的个性,他的剑术有多高明,大多还是出于写作上的文学手法。而粉丝带着偶像滤镜,不能作为史料来证明,比如他的粉丝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道,李白曾“手刃数人”。手刃数人而无罪还写诗嘚瑟,怎么可能公然藐视大唐法律而逍遥呢?
以笔为剑,挥洒自如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综上所述,李白应该是“诗人里剑术第一,剑士里文采第一”的人。他之所以给人留下侠客的印象,主要还是来自于他洒脱不羁的人格魅力和浑然天成的文学才华,他以笔为剑,挥洒自如,千百年来鲜有人能与他比肩,“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这些动人心魄的诗句在中国文学史里永远闪烁着光芒,也引得无数人对李白的剑术充满了遐想。但从他充满侠客精神的诗里就推测出他是个武林高手,这恐怕只是一场诗意的误会。
李白的诗有刀光剑影,有英雄侠气,并不代表说他自己就是武林的一代宗师。他的诗寄托的正是中国千古文人共同的梦想——仗剑走天涯、除暴安良,拔剑而起,建功立业。说到底,是心济苍生,为国为家,而这正是侠者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