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8年11月12日0时的钟声响起,一年一度的“购物盛会”缓缓落下帷幕。各大电商纷纷发来捷报,天猫总交易额(GMV)2135亿元,京东下单金额1598亿元,苏宁全渠道订单量增长132%。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把这句话套在“双11”的销量榜上,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苏宁,无疑例外地在供应链金融上十分出色。
每年的“双11”都是商家间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搏杀”,提前备货对资金的需求俨然是摆在商家面前的最大难题,各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较部分西方国家,我国的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随着近几年电商巨头的布局,传统金融机构也频频加码,使得供应链金融取得较快发展。
1. 从核心企业模式转变成搭建平台模式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是针对供应链条中的“核心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完成对链条中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支持。但供应链条上的“核心企业”自身为产业巨头或是细分行业翘楚,其上下游企业也是业内的大中型企业,自身议价能力较强,通常融资意愿不强烈,而其上下游的多级供应商或经销商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鉴于此,阿里、京东、苏宁针对其平台的上的众多商户,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整合供应链环节的所有参与方,供应链各参与方的订单、运单、收单、融资、仓储物流等交易行为都通过线上化处理,为其提供多维度的配套金融服务。
2. “物流+零售+金融+数据”全链路打通
供应链,说到底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在产业链的流动。消费金融依赖信用和数据获得授信额度。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说,除了传统的库存(动产)和物产(不动产)之外,数据也是一个重要的授信维度,这也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触达的关键。
以京东的京保贝为例,首先由京东和供应商签署贸易协议,供应商需在该平台产生稳定的交易记录。然后由供应商向京东金融签署合同并提交申请材料,京东金融根据京东平台调取的数据判定融资额度、期限和风险,并审核是否通过。在这个过程里,京东作为主要数据提供方,京东金融作为风险评估方。但二者同属京东集团,灵活度更高,风险把控能力也更强。京东优势在于同时拥有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网络,供应链金融业务包括订单融资、入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委托贷款以及京保贝,可以提供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融资。
图: 京保贝供应链金融模式
来源:亿欧
在阿里菜鸟供应链金融之前,阿里旗下的阿里小贷和蚂蚁金服已经涉足供应链金融。2016年9月,菜鸟供应链金融成立,向菜鸟网络的物流合作企业以及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商家开放。菜鸟供应链金融为商家提供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的全链条融资。菜鸟供应链金融在调查授信环节中,将商家资产、财务指标和抵质押物情况在评价模型中的权重降到最低,甚至不纳入考核,转而重点考察商家在天猫和菜鸟的过往交易记录、物流数据及采购商品在天猫上的历史销售价格和商家在平台上的信用状况,一方面降低了融资门槛,另一方面也真正实现了“物流+零售+金融+数据”的全链条打通。
3. 众多企业布局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实际就是B端金融,和消费信贷C端金融,有本质区别。从2017年底,消费金融监管趋严,行业整体处于调整阶段,传统商业银行、行业头部、B2B平台、供应链公司、物流公司、信息化服务商等,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领域。
随着物流行业的竞争加剧,也会造成企业利润空间的下降,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概率的上升。快递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寻求突破,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点。2015年顺丰开始大力拓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与快递物流相关的金融服务,包括基于货权的仓储融资、基于应收账款的保理融资、基于客户经营条件与合约的订单融资和基于客户信用的顺小贷。
在金融服务实体供应链金融创新推动的政策逐步落地,以及P2P网贷监管趋严面临资产荒的双重驱动下,供应链金融俨然成为“新风口”。互联网金融的天职是服务实体经济,而供应链金融不仅兼具支持小微企业、为实体经济赋能的角色,而且在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实力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P2P网贷行业转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平台已多达100多家。
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长期性难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取得了一定效果。供应链金融或将成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出路。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接近近15万亿元,存量空间巨大,供应链金融无疑会成为各路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