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今年中国经济出现一定压力,特别是作为经济活力重要体现的消费市场状况引发极大关注。其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走弱,继去年12月增幅首次降到2位以下,今年5月又创下历史新低,跌至8.5%,随后几个月虽有反弹但力度有限;其二,汽车作为消费市场的大类,二季度销量开始就疲态尽显,传统的“金九银十”也不见踪影,9月、10月两个月销量分别下降了12%和20%,以万亿为单位的汽车市场20年来将第一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其三,一些低端消费品生产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引发了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的争论。
消费市场是不是出了大问题,这令很多人担心。但刚刚过去的“双11”购物节数据却让人眼睛一亮,天猫“双11”成交总额达到2135亿元,比去年增长27%,其他电商平台也大多取得不错成绩。许多人因此感叹:哪里有什么消费降级?有媒体高呼,“双11”数据表明了像大海一样壮阔的内需市场容量。
两个数据,一个偏悲观一个非常乐观,到底谁更准确地反映出中国经济的现实?两个数据反差这么大原因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大电商平台之所以能取得超出大多数人预期的表现,在笔者看来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是电商行业进入了流量红利兑现主升浪。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近两年电商流量获取成本上升,但网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却一路走高,前期积累的流量价值正在持续高速释放。据统计,天猫“双11”中90后消费者占比达到46%,而8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占比近八成,伴随互联网长大的世代,购物大比例地首选网购,过去许多年互联网平台投入大量成本获取流量,现正在进入持续回报期。
二是互联网商业基础设施和电商平台生态日益成熟和完善,正在发挥巨大的协同效应。
大数据、物流的完善极大地拓宽了市场的疆域,国际化色彩日益明显、向三四线城市延伸日益明显,就是其疆域扩大的表现。“新零售”着力于促进线上线下融合,近几年线下布局效果已显,天猫甚至宣称,其“双11”已形成了无障碍的线上线下消费闭环。
电商平台连接和融合制造业、消费端与生产端的效果更加明显。千百年来横亘在生产服务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鸿沟被填补甚至填平,企业对市场动向的把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因此能生产出更多与消费升级同向而行的新产品,需求与供给达到浑然一体不再是梦想,这挖掘出了大量的消费潜能。赋能品牌、商家和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体制,犹如“商业操作系统”,就像Windows之于PC机、Mac OS之于苹果机一样,可以预料,就像不断升级的手机OS会让应用开发日益繁荣一样,电商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方面的持续投入,未来将继续形成消费推动力。
“双11”交易数据亮眼,正是因为电商平台代表着未来和成长,如同成长型公司能很好地抵御经济下行影响一样。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从成长型公司的良好表现证明经济周期不存在,事实上,如果整体经济更好的话,今年的“双11”数据会更加出色。因此,不论是亮丽的“双11”数据还是偏悲观的传统数据都是真实的,加起来才是全貌。
这提示我们,不能因为“双11”数据很好,促进消费的工作就可以松懈,可以放一放。
事实上,当前经济中不利于消费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民企特别是中小型民企经营困难,影响了中低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增长速度。税负仍然较重,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构成抑制。民众对国外消费品的需求非常强劲,但税收、通关等方面障碍让这一潜力难以充分释放。此外,房价过快上涨对民众收入的“吸干效应”会极大地压制消费,在这个问题上,政策的长期效应与短期短应是相反的,长期与短期之间如何权衡是对决策者的一大考验。中国经济未来会毫无悬念地进入消费驱动的新阶段,创造利于消费的环境,我们的政策不应懈怠,还要继续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