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學徒制”,提高茶農生產技術﹔實施“七統一”,建標准化基地,節約成本,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創品牌、闖市場,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近年來,四川省邛崍市以農技協轉型升級為抓手,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聯系農業科技工作者為紐帶,聯合農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助力 “精細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精准培訓 更好服務群眾
“老師,茶苗栽培的新技術再給我們說說吧。”“老師,制茶這方面你研究多,以后麻煩你多指點指點。”……日前,位於邛崍市夾關鎮臨江社區的成都市茶產業職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為期半天的“師徒制”栽培技術培訓剛結束,參加培訓的茶農們沒有馬上離開,他們有的咨詢問題、有的湊著旁聽。
“這是科協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小型化精准培訓的嘗試,沒想到受歡迎度和效果卻如此好。”邛崍市科協主席曹光平也感覺有點“小意外”。
據介紹,開展科普技術培訓,旨在貫徹落實中央、省、成都市科協工作部署,全面推動邛崍市農技協轉型升級,打造開放型、樞紐型、平台型農技協,為推動邛崍市農業現代化、助力脫貧攻堅、提升農民科學素質發揮積極作用。“同時進一步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設步伐,提升科普服務水平,更好服務群眾。”曹光平介紹說,“就是請專家把脈,幫助群眾走上致富道路。”
據悉,今年以來,邛崍市科協積極開展科普月、科普日和科技活動周、科普培訓等各類科普活動,開辦了田間課堂,創辦了示范基地,積極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培養新型農民。截至目前已舉辦科普活動140余次,受益群眾達32000人次,帶動農民提升科學素質,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基礎。
服務“七統一” 筑牢發展根基
9月底,紅陽獼猴桃採摘臨近尾聲。邛崍市寶林鎮邱店子村,李明在自家果園拉起棚子,將採摘的獼猴桃裝筐。“今年畝產有1000多斤,挂果情況比去年好多了,整個基地100畝大概10萬斤。”李明告訴記者說,得益於邛崍市獼猴桃協會、禾泰農業公司上門指導,今年果子產量提高了不少,而且品質也比過去好多了。
李明種植了100畝獼猴桃,前幾年因管理不善、技術不到位,畝產僅500斤。后來,在市科協牽頭下,市獼猴桃協會、禾泰農業公司先后上門指導,李明迎來了轉機。
選果、分裝、貼標、包裹……9月30日上午,桑園鎮禾泰農業公司分裝車間內,工人們在流水線忙碌著,旁邊堆起一箱箱包裝好的獼猴桃,正等著被裝車運走,送到全國各地食客的餐桌上。
又到一年獼猴桃收獲的季節,公司負責人王華格外忙碌,記者採訪中,她手中的對講機不時傳來工人咨詢獼猴桃如何配送的聲音,“從8月17日開始銷售以來,我就沒好好休息過,每天發貨忙不停。”據介紹,目前禾泰農業公司基地達1000多畝,會員農戶達到5000畝,去年銷售量突破了7500萬公斤,今年預計增長10%以上。
這是邛崍市採取“協會+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實施“七統一”服務的典型。曹光平介紹說,通過“七統一”,建立標准化、規范化的生產加工基地,既節約成本,又實現投入品的無毒無害化,既充分保障了食品質量安全,又保障了種養殖戶利益,真正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個個生動的事例,描述著邛崍發展“精細農業”,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夢想。據介紹,目前我市共有涉農國家級科普示范基地4家、省級2家、成都市7家、專業農技協5家,帶動會員農戶9000余戶、基地12萬畝。
品牌培育 多措並舉闖新路
品種即品牌,在蟲鑫蜂業協會負責人王順身上得到了進一步的詮釋,當然也包括商標。
協會所屬的國家級示范合作社,過去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蟲鑫蜂業合作社一直為知名蜂蜜廠家提供原料。“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提升蜂蜜附加值和蜂農收入,合作社才能走得更遠。”王順介紹,目前合作社已注冊了“蟲鑫”“蜜途之家”“神蜂堂”“神風谷”等7個商標,同時按照歐盟標准,將蜂蜜檢測項目從28個擴大至48個。銷售上,則與同仁堂、中糧集團達成戰略協議,成為2家大型知名公司的蜜源基地。為拓寬銷路,王順在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建立了網絡銷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同時,在市科協牽頭下,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研發蜂王漿、蜂膠乳、蜂膠膠囊等具有更強保健功效的蜂產品,以適應不同消費者人群的需求。
如今,邛崍黑茶、邛崍黑豬、邛崍魚香米等區域特色品牌產品,聞名遐邇,廣受消費者好評。農技協轉型升級,讓人們眼中最“土”的農產品,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