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一线蜗居,老家朋友已经在父母的帮忙下买了房;
你早起饭都吃不上就要挤地铁,老家朋友每天把早餐拍出了美美的INS风;
你周末依然忙得焦头烂额,老家朋友自驾到周边玩、开party;
一线城市里没日没夜的奋斗中,本以为自己过得还不错,猛地抬头,结果早被老家朋友们甩在身后。
part.1
大城市里的自豪,成了自嘲
从家乡18线小城出生长大,有些人选择离开家乡,在一线城市里打拼奋斗,还有些人选择留下,在熟悉的土地上为未来规划。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小镇青年们日后的生活也逐步发生了分化。
小镇青年:年龄在18——26之间,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工作种类较为单一,基本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售货员、服务员、配送员、保安等等,收入大多在1000—4500之间。
这个群体曾经默默无闻、极少有人关注,但今年,当一二线哀叹消费降级,不得不勒紧裤腰带生活时,他们却像一面镜子,让大城市里的自豪,成了自嘲。
▲2009-2016双十一期间买家分城市级别购买人数占比,三四线人数明显增加 | 图片来源:阿里大数据
◆ ◆ ◆
杜力 上海 月收入10000元
老家哥们 月收入3000元
杜力毕业后就在上海打拼,迄今没房没车没对象。而老家的哥们已经在家那边的市里买了房,一百大几平就不说了,车位地上一个地下仨。
他们的父母因为想离孩子近一点,又不想给孩子家庭带来困扰,就把新家的对门儿也买下来了,住了过来。
杜力的哥们每天下班回父母家吃饭,上班把孩子丢给父母,无贷一身轻,一年还会带双方父母国内游两三次。
▲湖北某三线城市,帮孩子照顾下一代的奶奶
孙怡 北京 月收入15000元
老家朋友 月收入3000元
孙怡新租的房子在回龙观,搬新家的时候,她嫌麻烦,只打包了自己的必需品,原本的简易布立柜、纸质拼接鞋盒全扔了,再买新的就是。
▲在北京的合租生活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来一直觉得没什么,直到十一回家参加婚礼,才猛地惊觉留在老家的朋友们差不多都有房子了。因为不是租的,他们会特别认真地装修成自己喜欢的风格,有的请了专门的房屋设计师、有的买了全套红木家具。
回来后,孙怡特别羡慕地看了几天家具装修的广告,又一下子颓了,买再好的家具能怎么样呢,她根本没房子放,对于她来说,家具的寿命只取决于她多长时间搬家。
李鸣 北京 月收入8000元
闺蜜曾青 月收入0元
2018年初,李鸣一口气报了日语、吉他、画画、插花4个班,她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会坚持下去,想提高下自己的生活品质,结果到现在,一个都没坚持下来,平常太忙,根本没时间去,周末只想瘫在家里休息。
闺蜜曾青在老家结婚后当了家庭主妇,负责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一日三餐,空闲时间和朋友一起喝下午茶、一起报了瑜伽班,每天都特别充实,参加了市里的比赛,还拿了奖。
▲河南滑县瑜伽活动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鸣说,自己当时还劝她当了家庭主妇后可能会没有自己的生活,结果现在看来,没生活的反而是自己。
本来支撑着漂在外面的精神动力就是,一定能过得比留在老家的人过得好,但是现在,自己想要的自由,老家朋友们先实现了。
part.2
大城市生活降级,小镇消费升级
高越在北京呆了两年,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老家。平常做标书的工作,兼职微商,一个月加起来收入也有四五千,和之前在北京差不多,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生活品质则高了太多。
不再需要家里补贴钱,反而过年能给妈妈发大红包,还学了驾照、攒钱去韩国玩了一圈。
▲《2018天猫双11最浪出行指南》中显示,最爱“浪”的人54%来自三四线城市,今年双11的旅行预订用户中,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增长率达 66% | 图片来源:2018天猫双11最浪出行指南
刚回老家的时候,高越经常吐槽商场里的衣服“土”,但后来网购越来越发达,以前常穿的优衣库、ZARA、H&M等快时尚品牌直接网上下单就行,当季最流行的风格,同时出现在小城和一线都市。
以前很多人觉得“小镇青年”是个贬义词,提到它,总会和“乡村非主流”联系到一起,但其实,他们早就过上了和我们一样的生活。
▲“中产的购物车里可能是拼多多的卫生纸,小镇青年购物车里可能有网红挂耳咖啡” |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生活在河南新乡延津县的罗芸,原本晚上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除了打牌就是看电视,某次在综艺节目上看到了拼多多,就一发不可收拾。
周围人看着她的新包、口红、衣服,觉得特别时髦,“看着像大城市里的人”。受她影响,村里6、7成人都开始用拼多多购物,不少人把家里的大小物件全换了新的。
不得不承认,在小镇青年们的这一转变中,拼多多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小镇青年们没有那么看重牌子,但是对价格更为敏感,希望买到的东西性价比更高。女生们则还有着自己小小的“攀比心理”,希望能够和大城市里一样时尚……这些,都让拼多多仿佛为他们量身定制。
▲淘宝和拼多多日活渗透率对比 | 图片来源:个推大数据中心
80后、90后这一波人的成熟和收入的逐步提高,促成了小镇青年经济的繁荣,他们消费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平常的购物,而是全方位、爆发式的。
2017年的《战狼2》,三线城市及以下贡献了41%的票房份额,2018年初的《前任攻略3》,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占比接近半数,远高于一线观众的12.2%。
猫眼数据也显示,2017年国内电影票房,三四线城市院线票房增速22.7%,超过一二线的11.6%,三四线城市院线贡献票房198亿元,一二线城市院线贡献票房323亿元。
▲电影宣传越来越多进入农村
大城市的蜗居者每个月的收入看似不低,可分摊到房贷、信用卡、房租等之后,并不见得会有多宽裕,繁忙的工作也压榨着仅有的休闲,相比较之下,小镇青年们反而有着更充裕的时间去追求娱乐。
“漂族们”哀叹着消费降级,不得不过上佛系的生活,殊不知,老家的人们,已然悄悄地发生了消费升级。
part.3
消费界限模糊,但文化差距仍在
尽管小镇和都市的消费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温季依然没有回家的计划。
基础设施、文化氛围和社交关系网等软性层面上的差异,还是像一条鸿沟,让她对老家敬而远之。
她不准备要孩子,在大城市里待着还行,身边人都忙着自己的生活、彼此之间保持着客气又有分寸的距离,没有人会多说什么。
但是回到老家,她几乎是所有人的谈资。还有人偷偷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行,想给她介绍医生,温季哭笑不得,其实她只是不喜欢小孩。
▲一秒冷场的家庭群聊
杨铭也有类似的感觉。他平常比较比较关心社会事件,即刻、知乎等各种信息类APP都用的很溜,但很多时候,老家人根本都没听过这些,他们只是刷刷抖音,从奇葩视频里图个乐。
网上人们吵得热火朝天的事情,老家人没一个关心的,连知道的都很少,他们平常计较的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邻里之间的八卦,这让杨铭很苦闷,觉得没人能说得上话。
▲图片来源:小镇青年洞察报告.QuestMobile移动大数据研究院
短时间内,温季和杨铭都没有回老家长居的计划。但他们也同样承认,老家和自己现在生活之间的差距,肯定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