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聂树斌冤案的推动者郑成月到北京就医的新闻再次把这位坚守公义的民警引入到人们的视野。据报道,郑成月的诊断书上列出了9种病,在这张诊断书上,赫然写着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其主治医生介绍,郑成月得了这两种病非常危险,而治疗肾衰竭只有一种办法,换肾。
实际上早在一个多月以前,现年58岁的郑成月就因肾衰竭和尿毒症住进了河北广平县人民医院。在郑成月的病症被确认后,医生建议他进行透析治疗,但这让郑成月犹豫不决,原因在于,一方面,郑成月不相信透析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这种治疗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这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另外郑成月还因为家人卷入了贷款纠纷,导致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陷入“泥潭”,郑成月家的房子被查封了,而在这个时候,他偏偏又患上了这种病,这对郑成月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时过境迁,聂树斌案件平反马上2年了,然而作为冤案平反推动者的郑成月却一直陷于生活的泥潭,无法脱身。有媒体称,聂树斌案件获得平反之后,郑成月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活着的目标,伴随而来的是家人病痛折磨,巨额债务以及自己陷入冰冷的孤独当中。
郑成月,原本是一名刑侦人员,2005年时,他在侦办案件时,聂树斌案件的卷宗走进了他的视野,而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发现王书金案与聂树斌案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这两个案件中的一些证据上的疑点,他开始对所有证据进行了核查,经过对案件的重新梳理,郑成月得出结论,聂树斌被错杀了。于是他希望通过司法途径来为聂树斌平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条路没能走通。
尽管司法途径走不通,但郑成月并没有放下此事,他转而通过向媒体曝光案情中的疑点,来让这个疑案走进公众的视野。郑成月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公众的关注让这个冤案的平反有了一线希望。
在聂树斌案成功引起关注,并走上平反的司法程序时,郑成月的人生轨迹似乎被某种不可预知力量左右。郑成月先是被侦办聂树斌案的民警举报,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尽管在长达6个月的调查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是,在一年之后的2009年,他还是接到通知,他被撤销副局长一职,而撤职的理由非常的“无厘头”,是要给“年轻人让路”,而且他的办公室也被收回了。
从此开始,郑成月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2015年他的妻子得了重病,而家中却拿不出医疗费,迫不得已之下,他的妻子向小额贷款公司借了30万元用于治病,但是没能及时还上贷款,这家小贷公司将其起诉。郑成月说,负责办理此案的磁县人民法院伪造签字送达判决书,并且还在2016年冻结了他全部工资,并且未按照法律预留生活费。正所谓屋漏偏风连阴雨,偏偏在此时,郑成月又患上了多种病,而最严重的也是花销最大的偏偏是肾衰竭这个病,这对他来说这对是被逼上绝路了。
虽然郑成月与聂树斌并没有任何私人关系,但由于工作的关系和郑成月对司法公正的坚守,他推动了聂树斌案的逆转,然而这并没有给郑成月带来任何好处,反倒是因为他的坚持,让他陷入了困苦。
现在公众的视线已经从聂树斌案转到了郑成月身上,这样一位追求事实真相,坚守司法正义的民警却落得晚景凄凉的下场,想想不仅有些黯然神伤,一名坚守正义的人不应该有这样的下场。这样的人不畏艰险,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们是保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很多次,有媒体追问郑成月,这么做到底值不值。他从来都是抱着胸脯说,“我做事情,但求问心无愧,我不管值不值,我谁都对得起,从不后悔。”他的事情不断感动着人们,一个追求公正公平的社会,一定是由这样的人肩负起来的,他们是正义的“脊梁”。
一些公益机构自发为郑成月捐款,问心无愧的人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但是,施加在郑成月身上的不公正对待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他的副局长职位到底该不该撤,他的合法权益和基本人权能否得到足够的尊重,希望这些问题尽快解决,让郑成月的生活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