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诉求我来听”
——高唐开展千名代表听民声活动
□记者 邹辉 通讯员 朱桂林
清平镇陈井村的路灯亮了,照亮的不仅是村庄325户村民前行的道路,更“照亮”了他们的内心。
陈井村“路灯事件”得以快速解决,得益于高唐正在开展的千名代表听民声活动。不久前,陈井村村民陈志荣反映村庄路灯不亮,严重影响村民夜晚出行安全。镇人大代表周金泉在大集接访日获悉情况后,迅速奔赴实地走访,当了解是因村庄无法支付路灯电费缘由时,立即与当地两家企业联系进行爱心帮扶,彻底解决了电费问题。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千名代表听民声活动是高唐县人大工作的一项“微创新”,他们通过拓展联系群众的渠道,组织全县五级千名人大代表主动“报家门”、亮身份,赶“集”、进“站”履职听民声,点对点、面对面收集社情民意,与全县50万百姓实现了“多屏互动”,共同演奏了一曲社会治理创新的大合唱。
怎样听——
单月赶集“摆摊” 双月进站“拉呱”
“俺得了糖尿病,听说能办理慢性病,报销门诊费用,需要准备点啥资料?”“俺村的自来水最近老出问题,您能帮着给处理一下吗?”……11月9日,恰逢梁村镇乡村大集,包括王志文在内的5名县、镇人大代表赶到大集“摆摊”接访,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面对赶集群众“抛出”的一个个问题,接访代表沉着应对,分别做了记录和回答。像这样的人大代表一线接访活动,梁村镇每个单数月乡村大集都能看到。
长期以来,县级人大工作搞得红红火火,镇级则显得冷冷清清。面对这种上“热”下“冷”的工作局面,以及少数基层代表人代会上有影、闭会期间无踪的尴尬现状,高唐将全县范围近千名人大代表,根据工作职业和村居工作实际编成13个工作组,统一“下放”至各镇街,并按照单数月赶集“摆摊”的要求开展现场接访活动,由过去群众找代表,变为代表等群众。活动中,每位代表均持证上岗,依据不直接处理、有限受理、依法疏导、登记必复的原则开展,成为各镇街乡村大集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单月“赶集”代表主动找群众,双月“进站”群众随时能找到代表。为帮助群众能够轻松找到“家”,高唐采取“1+N”模式,先后建设升级了13处“人大代表之家”,按“十有”标准新建了28处人大代表联络站,统一悬挂标识牌,将人大“符号”布满大街小巷,基本满足了承办代表联络、组织代表活动、督办代表建议、处理镇街人大日常工作的需要。“有了这个工作站,不仅百姓好找咱,个人履职尽责也更方便了。”赵寨子镇赵寨子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值班代表赵子盛欣慰地表示。
针对人大代表赶集、进站“如何听”的问题,高唐县人大常委会专门设计了《千名代表听民声活动工作手册》,严格执行接待群众规范化、工作运转程序化、接待场所标准化等“六化”标准。对于每次接访时间和地点,必须提前一周通过村居宣传栏、电子屏幕、广播喇叭向村民公示。
听什么——
收集社情民意 件件追踪落实
听百姓家长里短,解群众燃眉之急。
在开展千名代表听民声活动中,人大代表无论是赶集“摆摊”,还是进站“拉呱”,听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从道路损坏到坑塘垃圾,从邻里纠纷到家庭琐事,每一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小事,接访人大代表都当成大事来办。据统计,自今年5月份活动启动,截至10月底,在12个镇街组织的接访活动中,参与的各级人大代表达212名,搜集社情民意信息283条。
众所周知,人大代表不少都来自基层,遍及各行各业,他们不但履职于权力平台,而且生活于群众之中,在特定地域和行业威望高、接触面广、协调能力强,对社会事理、人情法理体悟深刻,通过听民声活动,将他们推向社会“最前沿”,筑起了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
今年7月份,杨屯镇公路养护员因喷洒除草剂操作失误,致使绿瓦庙村部分沿路玉米生长受到影响,村民内心怒火难消。人大代表在张大屯大集接访中获悉这一信息,立即按规定进行了协调反馈,第一时间妥善处理了“除草剂事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防止了事态的扩大。
“除草剂事件”的妥善解决,与高唐在听民声活动中建立的科学严谨的社情民意处理机制密不可分。高唐千名代表听民声活动严格把握提前公告、接待、登记、反映、反馈五个系统步骤,制定了民声听取、民意吸纳、民怨化解、民生办理等一整套科学的工作制度。对属于民生小事、问题咨询范畴的信息,值班代表能当场答复解释的,直接答复;属于人大代表建议范畴的信息,则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及时汇总,由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室、开发区、各镇街人大(工委)研究,审查后转交县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办结完毕,接访代表和工作人员则需通过榜示、见面等方式第一时间反馈,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如何做——
提升履职能力 不做“举手”代表
“民生小事矛盾我化解,新旧动能转换我示范”。由过去被动履职,到如今积极学习、主动作为,这是高唐开展千名代表听民生活动6个月以来,所提交的一份最漂亮的成绩单。
“参与现场接访,不可能再像‘参会’‘举手’那样简单,我必须得好好学习,把个人手头工作摸清、吃透,否则被百姓‘问住’了,那就太尴尬了。”清平镇人大代表、水利站站长王山伟,加入听民声活动后,负责现场解答与镇村水利设施有关的咨询。由于任职时间不长,对辖区灌溉沟渠分布不了解。为了详细掌握相关情况,王山伟亲自到每条沟渠实地探访,收集沟渠现状第一手资料,并手绘了一幅灌溉沟渠分布图表,在当地传为美谈。
高唐开展千名代表听民声活动,人大代表在现场与百姓的互动是双向的,并不仅是单纯地“接”,更需要科学严谨地“答”,让群众听得明白、满意而归。“这项听民声活动是对每一位人大代表工作水平、业务素质、应变能力的综合检验,达标不达标,拉出来一试便知。”高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美运介绍,据他们初步统计,现场接访中,百姓提出的咨询类问题占到半数以上,每位接访代表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知识,这就无形中形成了一套“倒逼机制”,迫使他们主动利用各种时间和机会学习相关知识,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法治水平和政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