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700字 | 读完只要5分钟
18日,杜嘉班纳(后文称D&G)发了一个"起筷吃饭"的中国宣传片,就是下面这样,喏:
客观来讲,短片本意并非歧视。
花一大笔钱跑来上海办秀,然后顺带拍个短视频歧视国人?
这不合逻辑。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笨”。
你有没有感觉到:
视频中的黄皮肤,旗袍,汉字,虽然都是熟悉的东方元素。
但女孩的笑容明显不是中国式的,桌椅摆放所呈现的年代也过于久远。
你不能在其中找到共鸣,反而会像看老旧美国电影唐人街的感觉。
明明是,但并不是中国。
这还不算笨的,更笨的是创始人的回复。
Ins上一位网友私信D&G创始人兼设计师Gabbana,提出品牌涉嫌歧视。
几番辩论后,Gabbana粗暴开骂
the country of shit ?
另外品牌官方Ins也回复:
你好,stupid,再见?
设计师本人的解释是被盗号了,自己其实是爱中国文化的。
至此,事件已经发酵到没有办法掌控了。
2
17年的时候,D&G就发了一组爱中国主题的宣传片,大家体会一下:
反对者认为这个品牌带着恶意的眼光拍中国路人,也有人认为当下现实就是这样,没什么的。
其实大河以为,普通大众没问题,劳苦大众也不恶心。
如果你是带着欣赏的姿态
一定会努力挖掘美好的一面,劳苦大众也能拍出积极的一面,比如Vogue拍摄的这一组:
孰好孰坏,可以说高下立判吧。
3
D&G不像Vogue,香奈儿L,古驰有百年历史。
它成立于1985年,是个年轻的80后。
底蕴不足,于是剑走偏锋。
D&G的设计风格是:复古奢华的西西里风情,
性感的包臀裙,玲珑凸透的紧身衣。
他们走的路是主流奢侈行业所鄙视的流量变现。
直白一些说,便是烧钱请大明星。
早年间他们为全球顶级明星麦当娜设计服装,顺利打开销路。
后来又有碧昂丝,惠特尼休斯顿。
再后来,公司意识到千禧一代的年轻消费者开始成为消费主力军。
他们放弃专业模特,邀请各国的明星和网红代替超模为品牌走秀,譬如我们熟知的新生偶像王俊凯,90后小花迪丽热巴。
不得不说,在孤掷一注走KOL这个策略上,公司层面很有远见。
虽然D&G多次被时装界抨击:盲目追求品牌的曝光率,失去奢侈品应有的底线。
但创始人Gabbana回击道,现在的媒体和评论人已不懂千禧一代,落伍了。
千禧一代的确是奢侈品的未来。
贝恩数据显示,千禧一代和Z世代到2025年将占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的45%。
他们思考和购物的方式,与前几代人已相差甚远,这也导致D&G不按常理出牌的流量之路屡战屡胜。
在2016年,D&G销售额实现2位数的增长,同比上涨至12.96亿欧元。
不过,高曝光率也是把双刃剑。
早不久D&G因为特立独行,常常被同行划归黑名单且不说,只说这一次的“起筷吃饭”就滑铁卢了。
4
D&G按门店数量来看,全球门店200多家,中国有62家,占3分之一左右。
如果再看收益。
意大利本土销售只占24%,欧洲其他地区27%,美日19%,剩下的30%来自非日亚洲地区,主要是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
也就是D&G12.9亿欧元收入,中国贡献了4亿左右,但是D&G去年的税前利润,也只有6600万欧元。
况且,意大利的本土经济也面临严峻问题:
欧盟执委会将对2019年预算草案发布意见,以约束意大利。
这种情况下,D&G还对自己集团收入贡献1/3以上的人群说“shit”。
真的有够傲慢了。
目前,不仅D&G上海会展凉凉,800万搭的舞台成为摆设。
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小红书,亚马逊中国全部下架有关D&G所有产品。
也就是说,除了D&G官网正常运营,这个品牌在中国的重要电商渠道几乎全部被切断。
主打的流量之路呢?
演艺界顶级明星章子怡,陈坤,李冰冰表示不会再出席D&G活动。
D&G中国代言人王俊凯,迪丽热巴的工作室也发声,宣布与D&G解约。
感觉在D&G在国内是彻底凉凉了。
其实叭,大品牌在这种事情上都特别谨慎小心。
大河的一个高奢行业工作的朋友说:
“总部给到内地的任何东西,无论是产品还是宣传资料,都要严格把关,同时还要不断教育外国同事理解中国国情。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钱很好赚的,但在这里赚钱也不容易。
缺少尊重和理解,早晚会出事。”
如果说宣传片中,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犯了禁忌,倒也乏善可陈。
但创始人Gabbana的危机公关,可以说是大写的糟糕。基本就是核弹。
这一步错,进一步导致两人后续视频道歉,也无法平复民愤。
哎,明明知道中国市场很广大,却还是放不下自己的优越感。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