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相机,结果发现'双十一'秒杀价跟之前的价格是一样的。""今年'双十一'网购活动条款特别复杂,究竟优惠了多少?"11月伊始,电商"双十一"大促纷纷提前登场。消费者纷纷"剁手"之余,亦发现部分"不解之谜"。
那么,"双十一"常见的消费陷阱有哪些?消费者在网购的过程中又有什么需要留意的问题?
1
预售商品谨防"退换难"
今年"双十一"期间,电商促销活动种类繁多,预售、定金、满减红包、返现券等让人目不暇接。其中,通过预售、定金锁定优惠,"双十一"当天支付尾款,成为许多商家的选择。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提醒消费者,对预售商品应谨防"退换"问题。
"预售成为电商引导消费、缓解系统压力的促销手段,然而部分'预售'商品也有猫腻,部分商家在其预售的商品中以'不明朗'的方式明确不能退换、定金不退等。"
对此,蒙慧欣指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商家对于预售规定,显然有悖于消法规定的消费者享有的"网购7天后悔权",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为避免后期网络维权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周期长等问题,蒙慧欣建议,在网上选购预售商品时,最好点开细则仔细阅读,或提前咨询店家是否能退换商品。如果店家严格按照"预售规定"中的条款来执行,慎重考虑可能面临的后果,然后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千万别只图一时便宜,上了商家的"套"。
价格是电商促销期间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但部分商家可能存在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虚构优惠折扣、随意标注价格等情况。
"消费者在提前购买'预售商品'时需擦亮眼睛,货比三家,对于心仪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以防落入商家的价格陷阱。对于商家先涨后降等行为,积极向平台和监管部门进行举报。"蒙慧欣提醒。
2
注意收集和保存交易凭证
另一方面,"双十一"期间,电商们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容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因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亦发布消费提醒。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警惕价格陷阱。网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细则,并注意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和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资料,避免权益受损。
以生活用品为例,鲜活易腐商品不在七日无理由退货范围,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冷鲜食品时,应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避免冲动购买大量暂不需要的商品。
其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建议消费者在网上购物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的购物网站时,切记核对官网地址,不要轻易尝试点击卖家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防止电脑被木马软件操控误入"钓鱼"网站。
再次,还要留意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或者货到付款,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注意不要随意填写或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最后,为及时有效维权,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可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单等。
编辑 | 陈雨禾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 jrtzb028(微信号) 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投资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