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当天(2017年4月8日),世贸天阶小米之家非常热闹,不过雷军并不轻松。他很清楚,小米不能指望一家店铺解决产品销量全线下滑的颓势。特别是在4个月后,当眼看vivo与OPPO基本完成对线下渠道商的收购,属意在线下拼一把的雷军内心之急切可想而知。
暂时落后并不可怕,没有活力才可怕。小米互联网模式,核心竞争力是极致性价比,流量是基本依托。因此无论是直营模式的小米之家或小米有品,还是其他合作模式,小米都需要继续向外扩张。
在世贸天阶之后,小米的线下之路就“接地气”得多,也快得多,以承担小米线下销售的重任。2017年后八个月,小米在全国新建235家门店,2家品牌店,覆盖170个城市;到2018年底,国内小米之家数量已经达到586个,授权店1378家。可以想见,未来各式小米线下渠道会越来越多。
为了继续提升吸引力,小米努力将整个生态理想,搬到小米之家的柜台上。员工努力让柜台变得琳良满目,音箱、净化器、台灯、电水壶……在每一道缝隙中,间或插入一款产品,让他们填满用户的视觉空间,甚至密不透风。
小米之家足够大,却还装不下小米生态。有限的产品,已经让小米之家变成一家颇具规模的“百货店”,用雷军的话说就是“科技业的无印良品”,以50-100个商品征服消费者。
像小米这样的流量模式在行业内仍属少数,毕竟与华为、OV不同,其“为性价比而生”。客单价、品牌定位不同的其他品牌,选择的是另一种路线。
以最新投身新零售的vivo为例, vivoLab开业时,能展出的产品有限,只有vivo和iQOO两个系列的新品,少量的配件和吉祥物,被安放在角落。
刘宏表示,后续vivo会开通刷机、保养、免费贴膜等服务,以及各类游戏交流会,所有业务均围绕手机展开,如同一个智能手机的“加油站”——类似苹果的旗舰店模式。
以北京三里屯Apple Store为例,其产品维修、延保、以旧换新等服务均在二层办理。4月8日中午时,已有近20名用户集中于此,人数已超过一层购买新品的用户。“我们希望一站式完成客户服务。”工作人员表示。
一个是手机加智慧家居产品所构成的电子产品卖场,以流量为基础,追求零售与商业上的效益,小米曾在官方口径中多次宣传其门店坪效;一个是小米走过的服务式线下点,当然与小米不同的是其客单价与品牌定位。
在手机“新零售”走到半途的现在,评判模式孰优孰劣没有意义。不管模式如何,手机厂商们都试图以此在存量市场里走出新的增长曲线,在这条曲线的两端,产品服务连着用户,模式与盈利连着品牌与合作伙伴。在线下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市场,手机的新式线下之路才刚刚开始。
04|结语
用花更多钱的办法解决没钱赚的问题,这是破釜沉舟还是舍本逐末?的确值得商讨。
眼下,厂商们在市场下行周期逆势而行,大兴土木,挥金似土,这需要足够用气。毕竟这些奢华的店面能否起到引流作用,让更多分散渠道获得更多的增长,最终实现整体盈利的目标尚无定论,可是钱已经花出去,企业运营成本势必提升,这已经躲不开。
手机厂商在赌博,风险颇高。
不过换个视角观察,手机厂商有哪一刻不在赌博?从2015年摆脱定制机捆绑,到2017年重耕线下渠道,再到2018年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行业每经一道坎,企业都是把筹码全部放在赌桌上,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一次是例外呢?
这一次,厂商们要着手调整经营渠道的逻辑,用一套“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理论,开启面向未来的发展。听起来更悬,风险更高。不过既然要活下去,坎儿总是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