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男裤看西柳”迎来的又一行业大事,2018年中国服装协会裤业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裤业专委会)年会在西柳召开,来自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陕西、山东、云南、内蒙古、辽宁等地的裤业专业委员及裤业产业链企业负责人共30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发出的“拥抱数字化转型”和“新零售时代”的信号,为西柳男裤乃至西柳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西柳是中国改革后第一条商品裤的出产地,裤子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扎实、从业人数多,围绕市场的裤装生产加工企业2000余家,年产能达到3.5亿条,西柳市场裤装地产比例达到80%以上,围绕市场的棉服生产加工企业600余家,年产能达到2.2亿件,产品销往国内北方十几个省、区,以及蒙俄、中亚、西亚国际贸易通道。
40年来,西柳男裤砥砺前行,在行业内站稳脚步,又把产品卖到了全世界。作为西柳纺织服装协会裤业分会的会长,吴宝琦直言,这是大家抱团发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开裆裤”成为西柳裤子的代名词。2009年,西柳市场转型升级,众多地产商户和市场管理部门齐心协力,叫响了西柳区域品牌。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服装协会授予西柳镇为“中国裤业名镇”。2013年,西柳服装业喊出“中国男裤看西柳”的响亮口号。2014年6月,市场管理者带着数百商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男裤看西柳”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叫响“中国男裤看西柳”的最强声音。抱团发展让西柳男裤突破重围,走上从单品向系列化、从贴牌生产到自主设计研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开裆裤”变成了中国男裤的风向标。
时下,受国内外大经济环境变幻、人力成本、商铺租金快速上涨以及电商冲击剧烈的大背景下,国内纺织服装行业业绩呈下滑趋势,走出重围的西柳男裤无疑再次面临挑战。可喜的是,西柳的商户们早已转变思维,积极应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问题。”海城市龙格尔裤业负责人岳娟接受采访时说,现在,西柳市场里的裤业商户,每家都有准确的产品定位,商户们早已不再用自己的眼光去做事,而是学会了换位思考,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倒逼至产品设计、生产的每一道程序中。如今,市场中的裤业精英越来越多,生产的精品越来越多、产品的定位也越来越精准。
“以前我们的目的是把货卖到消费者手里,现在我们的目的是卖到消费者的心里。”海城市圣兰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兰英的一句话说进了众人的心坎里,姚兰英说,自家的产品属于时尚休闲品类,面对的消费群体从二十几岁至七十岁以上,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企业在老年裤子的创新研发上加大了力度。今年,企业推出了量子裤子,这个裤子是一条普通的裤子,通过量子机器处理后,可以起到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等保健作用。
此外,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西柳商企们很快调整了销售方式,围绕市场而形成的电商产业初具规模,其销售模式也从最初依托淘宝、天猫网店销售发展至多种直播平台销售,为裤业发展乃至整个西柳纺织服装产品提供了“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模式。
中国服装协会裤业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勇斌表示,站在整个业界的角度看,数字化转型时代也好、新零售时代也罢,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给消费者创造价值,成为消费者的代理,就是帮助消费者去挑选和打造适合消费者的优质好商品。过去的消费者注重品牌,会因为品牌而信任你的质量。但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难“伺候”,品质追求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个性需求,这就倒逼着裤装企业审时度势和自我成长。产品之外,还要与消费者在渠道上充分对接,商家们必须借助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力量,与消费者在网络销售渠道更好对接。用一句东北话来说,那就是做一位“走心”的企业家。
鞍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徐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