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7年“双11”过后,各地迎来快件派送高峰。(图源:中新网)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双11”如约而至。2018年已经是“双11”举办的第十个年头。
曾经,11月11日还只是年轻人自娱自乐欢乐吐槽的“光棍节”。任谁也不会想到,今天“双11”已经成为全国性消费购物年度盛事,吸引着全球的商家和消费者参与其中。
在2009年的前一年,08年北京奥运会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展现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开放自信。而在2009年的后一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影响力越发突出。就是在2009年,淘宝商城不经意间在购物淡季的11月开展推销活动启动了“双11”。尽管当时只有27个品牌参与,却在一天内创造了5000万元的销售额,取得了超出想象的成功。
看到“双11”背后蕴含的巨大商机后,越来越多商家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同时也吸引了愈加庞大的人群参与到购物的狂欢中。十年间,网购从城市深入到农村,从青年群体扩展到中老年群体,改变了国人的生活和消费方式。2017年“双11”,天猫、淘宝总成交额达到1682亿元,京东商城累计下单金额也超过了1271亿元……刷新了记录。如今,线上线下的促销已成为一个整体,人们不用单一地守在电脑前,只需在手机屏幕上动动手指,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商品购买回家。
在“双11”举办的十年间,无数电商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有的从默默无闻到众所周知,有的从风光无限到黯淡落幕,有的则持续壮大、笑傲江湖。然而,“双11”的十年发展却不仅是电商的发展史,也展现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国人生活方式不断变革的历程。
2009年,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还不到1万元,3G网络才开始推广,智能手机刚开始流行。那一年,微博开始流行,微信还不见踪影。那一年,发红包还要用现金,过年回家还要在车站连夜排队抢票。然而,时光并没有停滞不前,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已提升至近2.3万元(2017年数据)。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应用地更加广泛,人们利用网络叫外卖、打出租车、骑共享单车,还利用网络对话、直播、发短视频。在网络的串联下,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便捷、如此活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超过27万亿元,比英国全年的GDP还要高,数字经济几乎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双11”的十年也是中国消费市场潜力持续爆发的十年,吸引了全球企业来到中国这片大海淘金。2009年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国人也开始放开消费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俄罗斯的冰淇淋、新西兰的牛奶、日本的化妆品……人们只要点击屏幕,这些海外热销商品便可以放进购物车,快递到家。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支付也走向世界,国人带着手机刷遍全球各个角落,展现了强大的购买力。为了分享中国市场红利,就连外国领导人也亲自上阵,一有机会就推销本国商品。如今,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大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11”已走过十年,相信2018年“双11”又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海外网评论员 孟庆川)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姚凌、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