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线上办公与学习场景的稳定支持,则有赖于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成为“新基建”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随后又明确了新基建的七大主要建设领域。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发布被视为一种信号,即相关技术领域将迎来不断的政策“蜜月期”。
政策层面与市场层面的双重加持,让钉钉在阿里生态中的作用迅即提升。
“在帮助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移动协同方面,钉钉是杰出的代表。在生产领域和管理领域,钉钉帮助千万级企业组织数字化转型,这个意义堪比淘宝在消费领域的影响”,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曾这样表示。
面对1500万家正在使用钉钉的企业级客户,如何满足它们的个性化需求成为钉钉团队眼下发力的重点。
在这场新品发布会上,无招发布了名为“专属钉钉”的个性化产品,客户通过专属设计、专属存储、专属安全和最高级别的专属App,能够实现办公协同软件的充分个性化定制,个性化的空间甚至达到了客户可以自定义App命名与logo外观的程度——例如立白集团基于钉钉打造的专属App叫“嘟嘟”,中国一汽打造的专属App叫“一汽Easy”。
在C端消费场景下,淘宝已经实现了面向不同消费者的“千人千面”;而钉钉在B端办公场景中想要完成的使命是,面向不同企业级客户满足“万企万面”的个性化需求。在钉钉甚至愿意让出App命名权的背后,显露的其实是它在企业层面提供“新基建”赋能的决心。
“一家企业如果要自己做一款办公协同软件,并且要长期维护更新功能的话,需要至少上百人的团队,保守估计投入在千万元以上”,无招说。而在钉钉提供基础设施支持的情况下,那些即使没有太多预算的中小企业也能顺利搭乘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
钉钉,比肩淘宝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新基建,正在成为新的投资和发展方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今年3月初这样说道,“数字化的巨大价值已经深入人心,阿里巴巴不仅要在危难中承担更多责任,更要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创造机会。”
近几年,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to B市场的布局上动作频频,而这背后则是受到企业级市场需求迸发的驱动。而在疫情的催化之下,资本对to B市场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快,大量资本方的关注重心也开始向这一领域迁移。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钉钉是手中紧握的用以撬动这一市场的利器。五年前偶然出现的钉钉,让阿里巴巴面对眼下的市场变局时拥有了抓手,这成为其战略地位迅速提升的根本原因。
当前,钉钉服务的组织规模达到1500万家,这也意味着它们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与阿里生态内嵌在一起。钉钉深入更多样化的组织,并基于对垂直行业场景的充分理解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本身就使得阿里生态的丰富性得以提高。
从阿里云的视角来看,钉钉的快速发展为云服务提供了丰富的落地场景。当钉钉将触角向下延伸并牢牢抓住不同场景时,阿里云也就拥有了“根”,从而确保获得更稳固的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当钉钉开始日益强调企业内外的双向沟通与协同时,淘宝与钉钉之间的联合也就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前者覆盖消费端,后者覆盖生产端,双引擎驱动的格局不仅让企业柔性化生产等创新模式拥有流畅运行的可能,它还将提升企业敏捷响应外部市场需求变动的能力。
在这场发布会中,无招用“普惠、引领、个性化”三个关键词来形容钉钉版本迭代背后的逻辑,这刚好也契合了当前社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迫切需求——最大幅度地加快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社会运转的整体效率,并尽力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优质资源的普惠分配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