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天上、地上、海上任意驰骋,指挥、战斗、教学样样精通,智能、体能、技能全面皆优,身上拥有党的十七大代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全军优秀士官等多项珠荣,荣立过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获得了战士能得到的最高军衔一级军士长,被军委首长誉为“攀登现代作战高峰的勇敢战士”——
宗道辉:一个中国士兵的大写人生
10月25日,记者一行来到广州军区某特种作战旅,采访了我市在军界的传奇人物宗道辉,他面容黝黑消瘦,语言透露着乐陵人特有的质朴,对于那些炫目的荣誉,他不愿过多谈及。但是,与他聊起当兵训练的事情,宗道辉便抑制不住兴奋。“荣誉属于过去,军人就应该时刻思考如何训练好,打赢下一场战争。”宗道辉语气坚定地说:“我最大的追求就是当一个能打仗的兵。”
一个士兵的追求——熟练掌握多能射击、擒拿格斗、武装泅渡等18项军事本领,会6种机型、8种伞型和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伞降技能
1997年深秋,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一场“国际滑翔伞优秀选手邀请赛”正在进行。蓝天白云,伞花点点,各国飞行高手一展身手,尽情挥洒。
突然,一阵强气流袭来,顷刻间,一朵朵伞花直往下坠,许多选手因此被迫退出比赛。而此时,惟见一组伞花驾驭自如,呈“之”字形迎风而舞。精湛的飞行技能令评委们叹为观止。领头指挥这组伞花的,正是广州军区某部班长宗道辉。比赛结束,宗道辉和战友一起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宗道辉是乐陵市郑店镇人,1990年光荣入伍,成为一名空降兵,在部队,他秉承乐陵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刻苦训练。1994年底,宗道辉作为伞降骨干从空降部队交流到广州军区某部,他经常带领战友们在复杂的天气情况下刻苦训练,具备了利用8种伞型在多种复杂条件下的伞降技能,被誉为“战士伞王”。
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部队的装备和作战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作为一名士兵,仅有一副强健的体魄是远远不够的。在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宗道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成为知识时代的弄潮儿,必须用知识武装头脑!宗道辉忘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他掏出作为一个战士的全部积蓄3万元,添置了电脑、摄像机、照相机,购买了《电脑手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摄影自学教程》、《汽车维修》等大量书籍,报名参加了大专函授班。他努力学习《空气动力学》、《气象学》、《航空知识》等飞行理论知识,掌握了驾驶、侦察、摄像等多种技能。
在实现“知识武装”、提高能力素质、适应发展需要的求索之路上,宗道辉把自己锤炼成了一个“怪人”:业余时间不打牌、不闲谈、不游玩。
2000年7月,部队派宗道辉到北京一家俱乐部学习某型装备的驾驶技术。来学习的大多是企业、商界老板。学习之余,学员们都喜欢光顾俱乐部里的酒吧、KTV包厢等休闲娱乐场所。作为优秀技术骨干,宗道辉经常成为邀请对象。但他却没有一次给人家面子,别人都说他“不是一个正常人”。
然而,学习结束考核,他是惟一一个4科理论课目都拿到“A+”的学员,一向苛刻而又傲慢的英国前皇家空军教官用竖起大拇指的拳头,“咚咚”地捣在宗道辉的胸脯上,“OK”、“OK”地赞个不停。
一个士兵的眼光——一个奇想催生一支新的新型突击力量,填补6项科研空白,探索出7项战法训法,编出11本教案,发明的飞行器列装全军
2001年,我军一场陆空联合作战演习悄然打响。面对“敌”妄称“连鸟都飞不进去”的严密防卫,宗道辉带领一支小分队,利用某新型装备,蹈海踏浪,神不知鬼不觉地直插敌后,迅速发起进攻,一举将敌阵地摧毁。
演习结束,宗道辉和他带领的小分队受到军委、总部首长的亲切接见与嘉勉,并称赞其战法创新成果为未来实战胜利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这支新型突击力量的诞生,凝聚着宗道辉的心血。
早在几年前开始练习伞降时,宗道辉就听到战士们议论:“这不过是一个会飞的‘肉包子’,不信给我一挺高射机枪,准把它打成筛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宗道辉心里琢磨开了:是否可以用一种更有效的手段来弥补这种装备的缺陷呢?一次,他在浏览《航空杂志》时眼睛突然一亮:自己为什么不能设计一种机动性能好、距离远、隐蔽能力强、造价便宜且容易操控的装备?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战友们,却引来种种议论:
要在部队搞装备,这不是玩儿的事,有很多程序,你何必找这麻烦呢; 我们想到的上级早就该想到了,还轮得到我们这些兵去想吗; 作为一名战士,上级发什么我们就练什么,把手中武器掌握熟练就行了。
宗道辉的犟劲,10头牛也拉不转。事实胜于雄辩,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先得有办法说服别人!他利休息时间,从报纸、杂志、网络上到处收集资料。一个月后,他结合未来作战需求,拟出了一份详细报告。
装备列装是一件非常严肃、科学的事,上级有关部门在经过科学论证后,决定在该部进行试验。试验的结果让官兵们备受鼓舞―――与以前的装备相比,载荷增大3倍,速度提高1.4倍,航程增大6倍!
初步的成功使宗道辉满怀信心。他把眼光投向了未来战场―――没有武器平台等作战要素的装备,犹如无爪之鹰、无牙之虎,一定要按作战要素对新装备进行“全面武装”!
在部队领导和专家、教授的帮助下,宗道辉成功摸索出该型装备携带武器装备时捆绑、联接和披挂的方式方法,并一鼓作气装上了通信定位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为方便夜间训练,宗道辉又在新装备上加装了照明系统。
有了新装备不等于形成了战斗力。为使它在实战中发挥最大威力,宗道辉又面临一次新的“突围”:单兵作战,只有形成小的作战单位,在作战运用中编队出击、相互配合、相互掩护、相互支援、整体挺进,才能在未来战争中遂行特殊作战任务,有效打击敌之重要目标。
可是,出于安全考虑,上级对该型装备禁止编队训练。宗道辉在训练中不断尝试破解之道,由少到多,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终于解决了编队作战难题。
就这样,他一口气探索出了7种新的战法训法,先后28次驾驭新装备在实战演练中一展风采。同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编写了11本教材,取得了9项革新攻关成果,填补了某型装备系统6项空白。
随着宗道辉眼光的不断延伸,某新型装备成为一种全天候的作战利器。实战试验结果让总部有关部门下定决心,正式批准列装部队。
一个士兵的勇武——100多次面临生死抉择,10多次死里逃生
宗道辉说:是战士就要有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奉献牺牲是战士的代名词。同时,他也在用行动诠释这个代名词。
135次试跳,与死神的10多次约会,没能让宗道辉后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