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农产品的成熟阶段不一样,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农产品加强电商能力建设、产销对接、品牌建设,以及本地的数字化能力基础建设。”某阿里内部人士告诉笔者,在已有规模的基础上,阿里还将继续做100个品牌农业产业带。
“过去,我们一直在谈新经济、新制造,都是以创新的逻辑去思考的。”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数字乡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李少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做县域市场后,他开始思考,在探讨新经济的同时,或许也应该考虑“传统经济、传统社会的新方向、新增量、新空间”。
李少华表示,从这个角度而言,也便能理解“三农”板块兼具的“公益心态”和“商业手段”。
所谓公益心态,即用理想化的方式做“三农”。在农业农村发展中不设KPI,而是考虑“集团的投入是不是能影响中国农村明天的发展,是不是让中国农民有一个更好的明天,是不是让中国的农业能够更好地实现现代化、科技化”。
所谓商业手段,包括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打造用不落幕的丰收节,也就是阿里近期的助农计划。具体而言,从9月下旬的丰收节开始,到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集团将致力于用数字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让农产品变成商品,既让农民“丰产”,也让其“丰收”。
“马老师亲口跟我讲,农业、农产品做好了,不一定是阿里的功劳;但没做好,一定是我们的责任。”李少华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