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女提供“心理按摩”, 大制作带来超常体验。
在历经天价片酬、抄袭丑闻和延播等各种风波后,《如懿传》终于在20日完成首播。然而这部备受期待的“戏说正拍”古装巨制首播后豆瓣评分仅为6.5分,低于各界期待。与此同时,《延禧攻略》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00亿,魏璎珞“一路开挂”的剧情套路甚至被业界总结为新的“宫斗爽剧”模式。
《如懿传》
宫斗剧是中国电视剧市场成功率最高、最易制造爆款的类型之一 :
1998年的《还珠格格》今年第16次重播时依然拿下白天省级卫视收视率第一,2004年的《金枝欲孽》被认为正式创造出宫斗剧这种成熟的类型剧模式,2011年《甄嬛传》再次将宫斗剧口碑和收视推向高潮。
在此之后,宫斗剧一度陷入自我重复的泥潭,直到《延禧攻略》再次证明宫斗剧依然是电视剧市场的长青类型……一部宫斗剧发展史,其实也折射出国产古装剧的审美变迁和民众心理演变。
从“傻白甜”到“不好惹”
《如懿传》周迅少女装造型一出场就引发争议,但对于其演技的点赞依然不少。在豆瓣等影评网站上,网民普遍期待周迅在剧集中度过少女期之后的演技表现。周迅在剧中饰演的如懿与霍建华饰演的乾隆本是青梅竹马,却在后期成为清朝著名的“废后”。在早期的青春懵懂之后,这个角色很快学到宫内生存法则:既要斗妃嫔,又要和太后反复缠斗,而这位太后正是《甄嬛传》中的甄嬛。这其实延续了近年来宫斗剧常见的“大女主人设”——游刃后宫的女性角色不再是《还珠格格》中那些任人宰割的善良格格,而是在女主角光环下和其他女配“怼天怼地”的狠角色。
在《延禧攻略》中,女主魏璎珞一出场就说出“我魏璎珞不好惹”的台词,虽然是一个小小宫女,却在宫里高调处事,不仅对同级宫女以牙还牙,面对帝后妃嫔也面不改色。整部剧集的故事发展,几乎就是一部女主沿路吊打各色反派的打怪过关之旅。 不少剧评人和观众认为,这种人设显然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但却符合现代人渴望翻身的心理,角色因此大受欢迎。
宫斗剧另一个新特点是大量反派配角“崛起”。
相对于在《还珠格格》中大放异彩的容嬷嬷、皇后等配角在戏份和受欢迎程度上有限,在如今这些新宫斗剧中,配角甚至已逐渐代替主角,一次次登上热搜。 《延禧攻略》中谭卓饰演嚣张跋扈的高贵妃,在剧集刚开播时一度受到网民群嘲。但随着剧情发展,这个角色却凭借民间表情包的流传成为剧集人气角色,当角色在与女主角魏璎珞斗法中正式下线,网络上甚至出现“高贵妃头七”的热搜话题。而从恬淡不争到腹黑隐忍、最后彻底黑化的娴妃饰演者佘诗曼,演技被网民称赞“不靠烟熏妆就能黑化”。
这样的高能配角渐渐成为宫斗剧标配。在《如懿传》中,有辛芷蕾饰演的野心勃勃嘉妃,也有董洁饰演的从大气温婉到后期黑化的富察皇后。从《如懿传》目前反响看,董洁在剧中的黑化表演得到部分大观众认可。
制作精良能上热搜
《如懿传》和《延禧攻略》另一个被比较的重点,则是包含摄影、服化道在内的制作水准。 “过去观众他们只会看故事、人物,现在却会抠制作细节。任何细节上的瑕疵,比如《如懿传》中一些装饰与历史的对应问题,都会被观众抓住狠狠挑刺。”一位业内服装制作人员对笔者分享观剧感称,《如懿传》中邬君梅饰演的太后佩戴的耳环其实并未违背史实(主创已公开细节图解释并非“米老鼠”),但因角度问题被网民截图放大后,“如懿传米老鼠耳环”依然成为热议话题。
网络时代,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网络热点。另一位制作人员表示,《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虽然看上去视听风格、影调、调色都不同,但其实有一个共同点:都在电视剧中呈现出“电影制作”,观众如今最直接的标准是,截屏能否当壁纸。这种制作细节甚至渗透到每一个地方。 《如懿传》礼仪设计张晓龙曾表示,前期筹备用近三个多月专门进行礼仪的梳理和学习,故宫博物院专家顾问也提供诸多帮助。《延禧攻略》也严格遵循清朝宫内服装设计,剧中富察皇后头饰中的渐变色绒花就是专门定制,背后是南京最后一位全职做绒花的手艺人——赵树宪。
“心理按摩”屡试不爽?
有评论认为,《延禧攻略》创造出一种新的“心理按摩”模式,但实际上所有的宫斗剧都是一种心理按摩:看着女主人公从初入宫门的单纯无知、屡受挫折,到一步步完成职场晋级。观众很容易完成自我代入。现实生活中缺少什么,便幻想着在剧中得到什么,这是很正常的观剧补偿心理。此外,《延禧攻略》中聂远饰演的皇帝和傅恒等一系列男性角色,也是对观众需求的另一种满足。
但也有剧评人指出,古装宫斗剧虽然日益精良,但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设置、内容表现上都越来越趋向于模式化——为吸引观众,甚至创造出类似《延禧攻略》中雷劈裕太妃这样的夸张桥段。
雷劈裕太妃
这也许是宫斗剧另一种物极必反:大部分观众只求短暂的精神愉悦,对“爽剧”的过度追求可能引领宫斗剧走入另一个瓶颈。相比之下,《如懿传》的主创试图讲述一个封建社会人性悲歌的故事,在故事深度实际上超越过去许多宫斗剧,但这种新的尝试能否成功,依然需要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