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步入国家大剧院演绎“收缩-放松”经典舞蹈体系 剧院供图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高凯)享誉世界的美国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29日现身北京国家大剧院,为现场舞蹈爱好者演示了其经典的以“收缩-放松”为基础的舞蹈体系。
成立于1926年的玛莎·葛兰姆舞团,距今已有92年辉煌历史,其创始人玛莎·葛兰姆是与画家毕加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并驾齐驱的二十世纪艺术巨匠,被世人尊称为“现代舞之母”。
在舞团成立初期,追求动作纯粹无修饰的玛莎·葛兰姆受到动物园狮子踱步的启发,探索出一套以“收缩-放松”为基础技巧的舞蹈体系,葛兰姆认为,在舞蹈中身体的感知是首要的,而呼吸则是所有感知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身体的基本动作。
这种纯净直接、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使玛莎·葛兰姆技法很快成为风靡全球的舞蹈体系,并成为现代舞发展的奠基石。
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被《华盛顿邮》报誉为“艺术界的七大奇迹之一”,并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舞团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最受欢迎的现代舞团。自1926年成立以来,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就是现代舞蹈发展中的领导者。
29日下午,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的排练总监丹尼斯·维奥,携手首席舞者劳埃德·奈特、辛颖,共同步入国家大剧院,举行了媒体群访和精彩的舞蹈课堂活动。丹尼斯介绍了此次将演出作品的精彩看点,奈特与辛颖则介绍了玛莎·葛兰姆舞蹈技法的核心精髓,并带到场观众近距离体验了这一风靡近百年而不衰的舞蹈技法。
10月30日至31日,美国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将携舞蹈合辑《寂静悲喜》亮相国家大剧院,在30号的演出中,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则将以五支舞蹈作品(《黑暗牧场组曲》《狂喜》《悲怆变奏曲》《迷宫》《森林》)呈现“血统纯正”的葛兰姆舞蹈体系,传递自由不羁的“葛兰姆式”现代舞精神。
《黑暗牧场组曲》是玛莎·葛兰姆编导作品《黑暗牧场》(1946年)的再创编。新版《组曲》创作于2016年,其灵感源于葛兰姆对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地区原住民传统仪式的钟爱。其中,双人舞和群舞被公认为葛兰姆最具建构性、仪式性和深刻性的创作。
《狂喜》是葛兰姆的第87部舞蹈作品。葛兰姆曾提及舞蹈的创作灵感源自某天发掘出的一个猛然顶胯的动作,由此,她探索出一套蕴藏着深刻意义的“扭曲动作”。
葛兰姆总结说:“在创作《狂喜》之前,我一直采用更加静态的形式,试图找到富有仪式感的身体运行状态。”编导维尔日妮·梅赛纳在葛兰姆的原始版本上,对《狂喜》进行了重新的构思和再创作。
《悲歌变奏曲》(2007年)的创作初衷是为了纪念“9·11事件”。作品以玛莎·葛兰姆的经典代表作《悲歌》(1930年)为创作原型,委约世界范围内的新锐编舞根据自己对葛兰姆作品的解读,自主创作,并在10小时内排练完成。
《迷宫》(1947年)由吉安·卡洛·梅诺蒂担纲作曲,野口勇担任舞台设计,玛莎·葛兰姆领衔主演。这一双人舞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忒修斯勇闯迷宫,对抗怪物弥诺陶洛斯的神话故事。新版《迷宫》则是玛莎·葛兰姆舞团为了应对飓风桑迪给原版舞美和服装所造成的破坏而重新制作的。强调舞蹈本身的戏剧性。
《森林》的创作出发点是作曲家欧文·法恩的音乐。在音乐中,编舞蓬图斯·利德贝里听到了潜在的意象:森林、月光、漫游的生灵。于是他将舞蹈动作重新排列,打破作品的线性发展,在《森林》中以舞蹈让音乐幻化为肢体的真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