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20日电 (赵佳然)“我下半生是不是不用工作了?”
这是来自一位“锦鲤”的发问。从该条微博推送时到发稿日,这名博主的粉丝数从600多一跃飙升到了110万,变身“网红”。
为什么她是“锦鲤”?为什么网友们对她关注度那么高?原来是因为支付宝在国庆期间发起的一次“超豪华”抽奖活动,这条声称要集全球独宠于一身的抽奖,被转发了220万余次,而最终获得者便是这位发问的“锦鲤”,微博名为“信小呆”,一名26岁的女性IT工程师。
送“锦鲤”旅游、请“锦鲤”吃饭、送各类名牌包和衣服……光看完这一份奖品清单就需要整整3分钟。“锦鲤”信小呆在获奖后也在微博上晒出了部分礼品包裹。
“中国锦鲤”大火之后,各地迅速出现了地方版的“锦鲤”式抽奖,奖品多为同一地区的娱乐项目、美食等,“承包你一年的吃喝玩乐”等文案屡屡出现。
这大好的营销机会,自媒体也不会轻易放过。从美食到美妆,从鞋子衣物到学习用品,只要你用得上的,他们都能承包。
锦鲤抽奖无疑也给一些品牌打开了营销思路。往常小抽奖不断的它们,此次干脆将品牌旗下的商品一一奉上,不仅奖品足够诱人,同时也是推广产品的绝佳机会。
一瞬间,“锦鲤风”掀起热潮。这种诱惑极大,同时中奖率低的抽奖形式霸屏了社交媒体。
你会转发“锦鲤”吗?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年轻人对待“锦鲤”式抽奖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人频频转发,有人毫不在意。
90后的刘华对中新经纬坦言,他对一切小概率事件都毫无兴趣,“彩票从来没买过,抽奖也没参加过。虽然抽奖对我来说没有成本,但这种几万、几百万分之一的事件注定与我无缘,也很奇怪为什么居然有人会转发。”
而与刘华年纪相仿的王珊则告诉中新经纬,自己近期已经转发了十余条抽奖信息,自己的账号差点因过多转发而被封禁。“我转发的时候也没有抱着要中奖的心理,但遇到喜欢的东西就会随手转一下,聊胜于无。有的时候也是因为朋友邀请而参加的。”王珊自认为手气较差,但也曾中过两三次大大小小的抽奖活动。“我摇号买车快四年了也没中,但也没听说谁因此就不摇了,该参加还是得参加。”
“我身边的女性朋友转发这种抽奖比较多,可能营销号也抓住了这个特点,奖品多为化妆品、衣服、美食等等。”白领常肖告诉中新经纬,“最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锦鲤式抽奖,如果中奖率相对比较高,如几百分之一的,我还是会尝试一下。”他还表示,有一类活动并未注明通过第三方抽奖平台抽奖,最终获奖名单很可能“内定”,考虑到其公平性,他也不会参与。
抽奖活动屡见不鲜,为啥“锦鲤”火了?
“锦鲤风”刮了十几天,仍被人津津乐道。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从传播渠道上看,微信成为了传播主力,其次是自媒体APP及微博。10月10日,热度达到峰值,至18日才呈现回落趋势。
▲“中国锦鲤”传播趋势 统计时间:9月29日至10月18日(单位:篇);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互联网分析师刘焱飞告诉中新经纬,锦鲤抽奖于10月8日起开始爆发热度,这一天国庆长假结束,需要令人兴奋的活动来调动情绪,所以在时间点上占尽了先机。而“锦鲤”一词通常意味着好运,加之抽奖带来的意外之财,抓住了人们“占便宜”“想红”的心理。另外,随着信息的扩散,网友们从好奇到从众的参与心理也至关重要。
刘焱飞还指出,从10月8日至今已过去10多天,许多商家和其他机构纷纷搞起针对锦鲤话题的销售活动,这令锦鲤从一个企业的营销策划活动,变成了一个全民引爆的流行话题。
“这次锦鲤抽奖,本质上与之前普通的抽奖活动并无不同。”刘焱飞对中新经纬说,“但我推测支付宝、淘宝、京东等各大平台仍在酝酿新的话题,毕竟万众瞩目的双十一快要到来,它们肯定都在憋大招,锦鲤抽奖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是所有锦鲤都靠谱
转发锦鲤看似无需成本,但也有商家利用网友的从众心理,从中非法牟利。在锦鲤抽奖大热的同时,一些“假锦鲤”也悄然出现。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一个名叫“武大校友圈”的公众号发布了“寻找武大锦鲤”的抽奖活动,受到大量武大校友的转发。然而武汉大学官方微博随后发布声明称,该活动为商家促销,与武大官方无关。
一位校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转发时就知道活动不是武大官方办的,“奖品是真的就行。”然而也有些网友称在得知真相后“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无独有偶,最近一个名为“杭州最强锦鲤”的抽奖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泛传播,然而奖品中提及的多个商家都表示,自己并未参与此抽奖。而网友们收到公众号的抽奖码时,也发现了抽奖码重复的情况,疑似虚假活动。
除此之外,一些自媒体利用锦鲤抽奖的名目,要求参与者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甚至强制关注其他公众号,然后在开奖前将文章删除。
对此,深圳公安提示广大群众,转发“锦鲤”抽奖前要先看清发布抽奖的账号,并且查看它以前发的内容,当心抽奖不实,如果涉及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隐私更要慎重。倘若中奖了,领奖时注意不要泄露自己的重要信息,如果抽奖方要求领奖前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警惕落入骗局。(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