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1月4日讯 刚办了会员卡没几个月,还没去锻炼几次,店家就玩起了失踪,近日不少观众爆料称,在济南中银大厦的金格健身俱乐部突然关门,健身房负责人失联。接到消息后,记者立即赶到现场。
在金格健身俱乐部,记者看到健身器材依然在整齐排列着,但现场只有几名安保人员在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没有发现健身房工作人员出现。不少曾经办理过金格健身俱乐部会员卡的市民正聚集在大厅里。
据悉10月31日有会员前来健身时,发现该俱乐部忽然关门,事发后不少会员选择了报警,报警后警察联系说让过来登记。
记者从登记表格上看到,登记会员数额从一千到几千不等,仅今天一上午,就有40多位充费会员进行了登记,其中最多的一位充值了一万三千余元。会员杜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该俱乐部开业后他在这里办理了一张会员卡,后来,由于工作变动全家迁到高新区居住,杜先生多次想退卡,对方告诉他只能转卡,不能退卡。
“他们就说办转卡,转到现在,然后就找他们退卡,也没退成,退了半个月之后,30号那天他们说给退钱,然后他们老板说得走程序,两天之后,两天之后就是1号那天,来了之后店就没了,人找不着了。”看到倒闭的金格健身俱乐部,曾经在这里充值办理会员的杜先生有些哭笑不得。
据悉10月31日该健身馆关闭时,俱乐部给出的解释是楼下装修气味太大,出于健康原因考虑暂时关闭。然而昨天该俱乐部忽然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篇文章,称其由于经营不善倒闭,充费会员可到其合作的健身房继续使用会员卡,然而在发布不久,公众号就删除了这篇文章,不少会员试图联系其负责人,但电话一直关机。
记者从中银大厦物业处了解到,这家俱乐部去年国庆节期间开始装修,12月份开始营业,因为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营业期间发展了不少会员,直到10月30日,还在正常办卡,没想到仅一天之后,俱乐部就对外宣称倒闭了。 现场物业工作人员称,他们也没想到公司会突然关门,健身房目前还拖欠物业公司30余万元的管理费。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健身房跑路频现 消费者可提起诉讼维权
健身房跑路,预付费的卡也就打了水漂,记者调查发现,其实在健身行业,这种预付费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一种“潜规则”。
“3年的有两种,一个是单店的一个是通用的,只在这个店单用的是6千3年。您也知道健身房这种,办的时间越长性价比会高一些。”记者走进一家健身房,这家健身房是已经有十多年资质的老店,销售经理更愿意推销3年的年卡。健身房会员卡,属于预付卡的一种。办卡时间越长,价格越优惠。这种性价比高的年卡不仅健身房热衷,也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同样因为办卡时间长,这种健身房年卡也成了不法商家投机牟利的方式。
在济南另一家有3年营业资质的健身房里,一位销售向记者解释了健身房跑路频现的原因,“因为成本很小,几万块钱几十万块钱就能开起来,做活动对外宣传扩展会员,先交钱再锻炼,一下子能收到一百万甚至两百万。因为店比较小,所以说走就走了。”
健身房借口经营不善停业,会员利益受损,但这样的案件处理起来却比较困难。当消费者遇到这类问题时有几种解决方式,向公安部门报案这是一种途径,但是很多时候公安部门给的回复是这家经营者是正常经营,可能是因为自身经营的不利才导致关门,所以它并不属于一个主观的恶意欺诈,因此很难将它定义成诈骗罪。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指出,仅2018年上半年,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共44787件,同比增长53.9%,位居服务类投诉首位。这其中,预付式消费较多的娱乐健身等服务行业首当其冲。
《2018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部分截图
当记者向一家健身房销售询问是否有劳动合同时,销售告诉记者,他们的合同全部由电脑打印,当消费者付钱后,提供身份信息,协议直接由电脑打出。协议与会员卡一起发给消费者。也就是说,消费者并不能提前看到合同的内容。而如果消费者没有主动提出看协议,销售也不会主动出示。这样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律师告诉记者,如果协议没有经过双方签字盖章,不具备法律效力。另外,即便已经签字盖章,但对于一些重要的条款应该加黑并且应当由经营者向顾客明示。如果整个协议属于格式条款,是由经营者单方提供的,有一些条款扩大了经营者的权利,而无限的缩小了消费者的权益,那也是有可能被认定为霸王条款。相应的霸王条款也是无效的。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附表
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款中只有《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预付卡的发行规范。然而,在这份2012年9月发布的管理办法中,并没有将健身房划入规制范围。这条法律还有待完善。 律师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健身机构时要仔细考察健身房的口碑和经营实力。当遇到健身房跑路这类案件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闪电新闻记者 郝爱印 马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