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张斯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祝裕“过去三年,拼多多平台已累计帮扶139600户建档立卡扶贫家庭,产生超过21亿笔扶贫助农订单,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000061,股吧),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11月8日,拼多多创始人及CEO黄峥在乌镇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关于“网络公益与扶贫:消除饥饿与贫困”的论坛上,介绍了拼多多的扶贫助农的成果,同时分享了拼多多扶贫助农的实践与思考。
黄峥表示,电商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核心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让贫困地区有产就有销,多劳能多得。“电商扶贫对公司的战略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黄峥认为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自己的本分;另外一方面则是对新一代电商的机会。
据了解,作为一家成立三年的“新电子商务”平台,拼多多平台已汇聚3.44亿用户和超过200万商户,拼多多希望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对现有商品流通环节进行重构,持续降低社会资源的损耗,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致力于为中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年,搭建起一条扶贫创新“快速路”
众所周知,农产品互联网化一直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目前,在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农产品上行问题上,已有多家电商介入,包括阿里巴巴、苏宁、京东、拼多多在内的电商巨头都在深耕这块市场。
今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再次强调了坚持精准扶贫,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的方针。正如黄峥所言,作为一家社会企业,承担扶贫助农责任是拼多多的本分。
据了解,拼多多平台创立之初就切入农产品的销售,团队发现“拼”的模式,能在短时间内聚集海量需求,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当季农产品,为中国农业突破分散化的制约提出了新的答案。
“它既在创造市场也在满足需求,两方面都有,所以拼多多才能快速起来。”谈到拼多多一开始做农产品时,黄峥表示,“规模远没有现在大,所以它一定程度是因为先满足了消费的需求,后来随着规模扩大,开始有更多能力来创造市场。”
而早在今年4月份,拼多多便上线了公益项目“一起拼农货”,扶贫助农,并宣布将投入100亿元营销资源,深入到500个农业产地,扶持起1万名新农人。通过上述培育“新农人”,改造传统农业流通供应体系等方面,拼多多为电商产业扶贫提供了实验样本。
以河南商丘宁陵县盛产的金顶谢花酥梨为例,已有700多年历史,有“百果之宗”的美誉酥梨,在2005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亩产达到八九千斤,除了销往上海、广州、武汉等各大、中城市,还出口加拿大及东南亚等国。
但这两年,供大于求,宁陵酥梨市场价格低迷,最低时每斤只有0.3~0.5元。丰产不丰收,持续滞销的情况,愁坏了果农。从代办、商贩、批发市场到水果零售店,传统的销售模式,不仅制约着金顶谢花酥梨的市场规模,果农利润也被层层削减。
今年4月25日,拼多多与国内大蒜主产区河南中牟县的合作,联合新农人商家,收购中牟县546家贫困户的2000多亩大蒜,上线当天就卖掉33万斤。帮助中牟解决到“蒜贱伤农”的困局,因为在此之前,今年的大蒜批发价格同比下跌近60%,蒜价降至5年来最低。
这样的成功案例让宁陵委县政府看到了电商时代带来的巨大商机,今年9月,宁陵县政府与拼多多签约,后者赋能宁陵的果农和商户,帮本地人民增销增收。数据显示,短短三天时间,15万斤宁陵酥梨通过拼多多销往全国各地,助力宁陵老百姓(603883,股吧)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案例数不胜数,拼多多用3年的时间,为分散的农产品整合出了一条直达3.4亿消费者的快速通道。经由这条通道,吐鲁番哈密瓜48小时就能从田间直达消费者手中,价格比批发市场还便宜。“夷陵红”品牌柑桔在今年9月通过拼多多完成了5万箱30万斤的销售任务,每销售1箱捐款1元,善款累计达5万元。这笔善款将直接投向云南、贵州等偏远地区,帮助当地贫困孩子圆上学梦。
据了解,针对国家级贫困县,拼多多还开启了“绿色通道”,确保了农产品产销对接。今年秋季,湖北秭归县脐橙丰收,但交通不便很难运出大山,拼多多得知消息后迅速联合本地新农人上门进行溢价收购,两个月内帮助当地农户销售2300多吨脐橙,为当地村民创造了1200多万元的收入。
在行业人士看来,由于贫困地区大多地理条件复杂,只能走“小农”模式。如何充分调动平台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形成长效稳定的产销机制,一直是待解决难题。
而正是上述精准扶贫案例的成功,让业界看到了新电商带来的新模式:一端灵活汇聚小规模离散种植的农产品,一端迅速集合海量消费者的零散需求,从产地直达餐桌,省掉了农货零售的层层中间成本,让消费者享实惠,帮农民真增收。
“拼”式扶贫:平台优势下的“授人以渔”
目前,拼多多平台已汇聚 3.44 亿用户和超过200万商户。黄峥表示,希望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重构现有商品流通环节,持续降低社会资源的损耗。
长久以来,在农产品上行的过程中,农民营销能力不足、农产品上行渠道不畅,是制约广大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问题。而出于模式和技术的创新,拼多多的“拼”模式,高度契合中国农业离散化的现状。以社交传播为依托,在短时间内为商品持续汇聚海量订单,为农产品销量在短时间内带来裂变式增长。
黄峥认为,“拼”看起来首先是解决流量的,之前电商供应侧核心原因是前面流量的匹配有问题,不能够形成一定聚集的量,所以也不能形成新的农货上行的新流通、包括物流方式。应该说拼多多很幸运的是这种方式正好非常契合中国的中小农业的现状,多对多的匹配,对农产品供需两端的信息有效梳理,可以在各类农产品短暂的成熟期里,迅速匹配到有相关需求的消费者。
“现在拼多多应该是农产品上行量规模领先的电商平台之一,现在我们每天产生的要占整个中国快递总量的20%多,这种情况下使得我们开始有能力去解决你说的中间物流环节以及上游的部分。”黄峥进一步指出,现在的快递网络更多的是为日用小商品制造来优化的,对于苹果、橘子这些东西并没有优化被搬运的次数。当物联网应用了之后,他们也越来越有机会从中推动中间环节的变革。
显然,拼多多的模式正在令中国农业生产与需求离散化的劣势转变为优势。而在拼多多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精准扶贫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