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中国第一家本土大型文学网站“榕树下”诞生于上海,国内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悄然走过了20个春秋。《步步惊心》《甄嬛传》《杉杉来了》《太子妃升职记》《延禧攻略》……细数近几年的荧屏“爆款”,几乎都来自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也正因网络这片自由的空间,“穿越”“玄幻”“种田”等全新文学类型开始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写作。
那么,有实力、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家到底从何而来?在大众一贯的印象里,至少不会由学校“教”出来。然而昨天,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区别于时下多数高校创意写作专业打造“传统作家”的理念,这一专业主要聚焦网络文学人才的培养。以创意写作为中介,一方面,高校的学术资源和专业优势适时介入网络文学生态圈,能够助力更多优秀创造性文学人才的诞生和成长;另一方面,以网络文学为参照系,大学的中文教育可以打破固有框架,重新和当代社会发生关联。
“学院派”介入网络文学,须避免“研讨会批评”式风气
从丽娃河畔到樱桃河畔,华东师大的中文传统孕育了一代代文坛俊杰和新秀,以沙叶新、戴厚英、赵丽宏、格非、李洱等著名作家为代表的“华东师大作家群”在文学界赫赫有名。今年,华东师大中文系获批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创意与媒体写作”方向培养资格,基于对当前文学生态变化的敏锐洞察,学校将目光投注到如今有着强劲发展势头的网络文学领域。
据华东师大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中文系副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解释,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与传统的文学教育课程有所区别,主要是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据悉,这一专业将实行“双导师制”,一方面会邀请校外作家、职业撰稿人担任创作导师,另一方面将聘任校内有文学创作与批评经验,同时熟悉创意写作理念与实践的教师担任学术导师,简单来说,每位在校研究生会同时接受两位导师的指导。此外,这一专业将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整个培养过程以实践为主。
虽说高校雄厚的学术资源和规范的文学训练可以助力“未来网络文学家”的成长,但“学院派”介入网络文学后应当如何拿捏“分寸”,始终是专业规划中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事实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一直有条无形的“沟壑”:纯文学认为自己成熟,网络文学认为自己有很好的市场,两者之间有着双向的“歧视”,而未来文学的发展恰恰需要一条“中间道路”——纯文学和网络文学修正这种歧视,并彼此学习借鉴。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看来,网络文学是类型小说,是粉丝向、“有爱”的文学,因此网络文学作家同样有着自己的初心。互联网媒介最大的力量就是把全世界的同好聚集起来,形成一个社区,而网络文学作家就是“为喜欢自己的人写书”。因此,“学院派”介入网络文学,应当要理解其特有的机制,避免陷入“研讨会批评”式风气,否则反而可能会“帮倒忙”,阻碍了无限可能性的发生。
大学中文教育可以向网络创作汲取“经验”
“说起网络文学,其实和日本偶像团体AKB48有点像。整个网络文学圈有不计其数的写手,他们风格各异,但总有一款你会喜欢,这些写手有着各自的粉丝群,数量总和极其庞大。”著名作家、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毛尖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总结了网络文学的生产样态特征。
在她看来,华东师大开办创意写作专业,不一定想着要“改造”网络文学,而要学会放下自己的框架,直面网络文学这头“巨兽”,并从中吸取那些有营养的东西,比如网络文学勇于打破、重建文学门类、疆域和规范的勇气,以及网络文学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等。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曾直接参与过多个网络文学衍生的成功案例,如《甄嬛传》、《芈月传》的图书策划,这使他意识到,网络文学产业需要“文学评论家+经纪人”,需要有对影视和其他文化产品具有判断力的IP公司。他认为,这也启示高校中文系在培养网络文学人才的时候,训练他们“政产学研金”的认识和介入能力,同时引入更多具有产业经验的师资。
另一方面,当前网络文学产业链上也亟需具有专业度的学生,现在“90后”的学生在大学教育中仍然很难受到文化创新和文化生产方面的专业训练,结果需要就业后重新培养多年。“九十年代的中文系是不培养作家的,但是现如今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背景发生了变化,大学培养作家就有了其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夏烈强调,“业态需要高校来做这个事情,中文系不应和过去一样,只做空中楼阁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