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俞铮)
原子模型
中国科技部1日在此间宣布,今年将向热核聚变反应装置研发再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此举旨在加速中国建造“人造太阳”的计划。
在科技部公布的2005-2006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清单中,由郑州大学霍裕平教授担任协调人的磁约束核聚变基础研究获得了本年度最大额度的经费支持。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正在建造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装置已花费2亿元。中国科学家在核聚变反应方面的研究是耗资100亿欧元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核聚变反应的燃料为海水中广泛存在的氢的同位素氘。人造可控核聚变反应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被称为“人造太阳”,但热核聚变需要在1亿度的高温条件下才能实现。目前的技术是利用巨大的环形超导磁场对等离子体进行加热、约束,在不产生巨大破坏的状况下创造热核聚变产生的物理条件。
除了磁约束核聚变基础研究,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动物源性病毒跨种间感染与传播机制研究等重要项目也是2005-2006的973计划的资助重点。本次资助项目达创记录的54项,总投入经费为14.59亿元,也为历年之最。
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在973计划项目实施会上说:“973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学家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
973计划是对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重大研究。资助强度分为:3000万元以上、1500万至2000万元、1500万以下。自1998年973计划开始实施至2004年底,国家财政共资助了188个973计划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