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长江,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干线航道长达2800多公里,是一条“黄金水道”。但前些年,这条黄金水道的优势却遭到严重的侵蚀和破坏,在一些岸线,非法小散码头密布,它们不仅效益低下,浪费资源,而且污染严重,安全隐患丛生。如何让黄金水道发挥出黄金效益呢?从2015年年底开始,长江经济带沿线开始了非法码头的治理工作。
长江中游在武汉江夏区的一段岸线,岸上地势平坦开阔,江水很深,自然条件很适合建码头。在2016年之前,这里密密麻麻的挤满了小码头。
靠水吃水,江边人家的生活世世代代依靠着江水。老吴家的村子就在江边,以前村里人多是打渔为生。后来国家禁止在长江大面积捕鱼,很多乡亲们回到岸上讨生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砂石的需求量开始增加。开码头做砂场,成了老吴和乡亲们养家糊口的营生。
从最早的肩扛手提到使用简单的皮带传送机,乡亲们这些小的砂石码头规模也在慢慢变大。砂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干码头的人也越来越多。
粗放式的发展,让金口街这十几公里的黄金长江岸线上竟然密布了四十多家小码头。砂石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超载的大货车把路面压得坑坑洼洼,砂土漫天飞扬,寸草不生,不仅影响到长江汛期的防洪,更是严重破坏了长江生态系统的原貌。
2015年底,推动长江经济带领导小组办公室使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长江干线上的非法码头摸了一个底。九省二市中不符合规划的非法码头共有1256座,其中岸线最长的湖北省有657座,占到了一半多。岸线资源的极大浪费和长江沿岸生态环境的恶化令人触目惊心。中央要求必须限期取缔、关停这些非法码头,改善生态环境,让长江这个黄金水道真正能够发挥黄金效益。
实际上这些年,湖北省也多次治理非法码头,但是治理效果不明显,整治拆除之后,往往死灰复燃,卷土重来。2016年5月,江夏区在拆除四十多家非法砂石码头之后,砂石供应出现短缺,建筑市场随之出现砂石供需矛盾,砂石价格上扬。许多砂场业主要求政府同意他们继续生存下去。
2016年9月,在江夏区政府的协调下,42家砂石业主以重组联合体的模式进行股份制经营,成立江夏区临时砂石集散中心,老吴他们都成为了股东。临时集散中心使用长江岸线长度仅仅650米,江滩使用面积不足治理前的5%,但它实行规范管理、有序经营,运转后完全满足了江夏及附近地区砂石的需求。
除了砂石不落地,全天候水车喷洒灰尘,股东们还出资400多万改善砂石环境秩序,硬化车道,栽树种草,复绿江滩。
这个临时散中心运转期限是五年,老吴他们期待能够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达标,及时转正,把码头生活继续下去。
但是对于武昌区余家头码头的胡续军来说,这次码头整治,他的生活被彻底打断了。
如今一片空地的余家头,原本是个天然良港,胡续军所在的轮渡公司是个百年老企业,他和父亲两代人都在余家头码头工作,在厂区安家。拆除之前,这里一共有11个码头,9个砂场,都是按照正规手续建设的,其中有国企,有上市公司,也有个体户。它们被拆除的原因是附近有家自来水厂的取水口,这个水厂的服务区域里有70万武汉市民,被列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标准范围是,上游一千米和下游一百米。意味水厂附近多家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马上拆除。这里的拆除起初令人难以接受。尽管拆迁困难重重,但是水源保护这一点始终坚定不移。三个月后,胡续军带着老人和孩子离开了江边的家,和他的工友们开始租房子,临时安置。在政府的帮助下,作为无房户申请了公租房。2017年他父亲幸运摇上了申请公租房的号,全家人终于搬进了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