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廷告诉记者,在任职《国光帮帮忙》期间,节目的制作费用不仅没涨,还曾一度下调。而在陈致远担任制作人时,节目制作费仅经历了一次微调,之后再未动过。
制作费用的缺口,成了悬在台湾综艺人头上的一把利剑。在陈致远的工作中,这份恐慌时时刻刻困扰着他,“会有绑手绑脚的感觉,因为这么低的制作费,很难再增添什么新花样。”
孙乐欣以《小燕之夜》为例,作为一档访谈类节目,邀请到大牌明星受访自然是生存之本,然而由于缺钱,这档每周五期的节目平均一个月才能让观众见一次大牌,“你唯一可以做的是用其他成本来分摊,比如请了某个大牌,花了很多钱,你在下一期就想办法请一些价位没有那么高的明星来平衡预算。”
然而,台湾艺人通告费真的很贵吗?据记者了解,台湾本土艺人通告费其实并不高,如赵正平、沈玉琳等能为节目带来好效果的通告艺人通常是1-1.5万新台币(2000-3000人民币),而宣传期的艺人无论名气大小均为1350元(约280元人民币),即便团体成员为多人也只是这一份钱。而真正的大明星就不同了,据悉,如邀请金城武,需花费新台币30万(约6万元人民币),这一“高价”令一直想要邀请他参加《康熙》的B2望而却步。
内地节目台湾逆袭 好声音成餐馆最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好声音》在台湾的收视率打败《康熙》台湾综艺节目曾影响了大批内地观众,但如今轮到内地节目在台湾本土逆袭。记者去年在金马奖采访期间,曾在许多餐馆里看到正在播放的《好声音》录播带,反复循环。2013年,《好声音》正式被台湾中天电视台购买播出,第二季因为有哈林和张惠妹,掀起收视狂潮,首播夜以0.88的好成绩打败同时段的《康熙》(0.77),收视排在第一位。而随后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也有着不错的收视率。
这三档内地节目在台湾的火爆,引发了台湾人的思考,虽然大家还认不全《我是歌手》第一季里的内地歌手,但是总决赛里有杨宗纬,而林志炫又夺亚军,引发的话题讨论已经上升到两岸政治性高度。
台湾综艺节目为没钱而苦恼在孙乐欣看来,钱的问题令台湾本土综艺逐渐失去光彩,“最大的阻碍就是在现有的预算里面你还能做出什么样子的节目。举个例子说,内地的制作单位也好,电视台也好,他们如果觉得国外的形态很好,就可以跟国外买版权。但台湾如果想要买,对不起,没有钱!没有办法买版权,你就没有办法跟世界接轨,所以我们永远只能在现有的状态下面不停的做做做,没有什么成长,只是原地踏步而已,可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原地踏步就等于是倒退。”
对于内地综艺的兴起,他们也并非不眼馋,“你得给我钱我才有办法去学习嘛,没有钱我也没有办法学习的,我看到那个场面我就知道我是没法学习的,因为那需要很多资金的嘛。”陈致远满腔抱负,面对缺钱,只能化作一肚子怨气。
激烈的竞争:网上看遍欧美日韩 本土节目失势台湾综艺节目到底有没有没落?台湾观众的态度最具说服力。腾讯娱乐记者此次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台湾观众,他们年龄从19岁到46岁不等,其中即有台湾本土人士,也有在台湾就读的内地学生。尽管样本不同,但得到答案却基本一致,大多数观众已经选择在网站上收看日韩欧美,甚至是内地节目了。市场的饱和,让台湾综艺节目很难再引领风骚。
百余家电视台抢夺收视人群台湾岛内共有100多家电视台,竞争激烈90年代初期,台湾全岛仅有台视、中视与华视三家电视台,由于彼时台湾正经历经济腾飞,岛民购买力大增,电视台广告收益颇丰。而随着93年台湾当局通过《有线广播电视法》允许民营力量进入有线电视系统,大量电视台犹如雨后春笋,时至今日,全岛共有电视台百余家,台湾观众每月仅需缴纳600台币即可收看所有频道。
电视台的增多,无疑瓜分广告收益。陈冠廷透露,在最初电视台行情好的时候,制作人是有权利去外面谈时段广告的,广告收益可以跟电视台分红,到后期电视台的收入萎缩,便收回了这一权益,制作方只能拿制作费,广告部分都回收到台里面。
孙乐欣说:“我相信99%的工作人员都抱怨市场太小,这本身不是制作方可以改变的状况,电视台一多,就会出现劣弊驱逐良优的状态,就是谁的价低谁就可以拿到,因为我要省成本,一定是这样的。”
视频网站崛起令本土节目失去竞争力据调查,台湾本土的观众已经没有再主动追看《康熙》、《国光》等综艺节目的习惯了,反倒是部分内地学生还会定期更新。但是随着节目内容的重复性太高,话题越做越无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转回头观看内地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节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