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1992 年 6 月 9 号来的,25 年了,一直在上海打工、成家”(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03
摘要:知青在我们家吃饭中队也要给粮食,他也要交钱。比如说中队里给米,我妈妈烧饭,就给我妈妈记五工分。知青来的时候就是大集体,以前没有钱,就是记工分发粮食。今天你出工了,男的五分,女的三分,然后月底一算你出

知青在我们家吃饭中队也要给粮食,他也要交钱。比如说中队里给米,我妈妈烧饭,就给我妈妈记五工分。知青来的时候就是大集体,以前没有钱,就是记工分发粮食。今天你出工了,男的五分,女的三分,然后月底一算你出了多少分,你多少分,就分多少粮食。是根据比例来的,不是一分一斤粮食,是要看今年收了多少粮食,按比例分。

“1992 年 6 月 9 号来的,25 年了,一直在上海打工、成家”

人民公社 图/nosdn

后来变化了就是分田到户了,什么都要自己干。我觉得我姐姐那时候特别辛苦,大哥哥又分家了,不干活。所有的农活都是我姐姐在干,家里人也是她照顾,很辛苦,她就像我妈妈一样。

我最困难的时候是爸爸妈妈年龄大了那一两年,95 年 96 年的时候,家里比较苦。我爸爸是五十岁养我的,我妈妈是四十岁养我的,你算算看,我到十八岁,我爸爸都六十多了。六十几岁的老头子,农村的话当年已经什么都干不了了。

本来我准备去小镇上的塑料厂上班,做塑料袋,一个月 60 块钱。但他们说 60 块一个月,还要先交五百块押金才能去,所以我后来没去。我找不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那个时候也不可能再种田了,做生意又没本钱。

我姐姐先出来打工了,她到了江苏,在以前很多乡镇企业开的那种织布厂工作,江苏这边有很多织布蚕丝,她就挑那种有刺的剪线。我姐胆很大,可以冲,虽然那工作钱不多。后来她结婚嫁到了上海,我来上海喝喜酒,她就说你不要回去了。以前上海的四川人很少,她说她一个人在这里也没劲,就让我来上海打打工,所以我 1992 年就来上海了。

1992 年 6 月 9 号来的,25 年了,一直在上海打工、成家。

“1992 年 6 月 9 号来的,25 年了,一直在上海打工、成家”

苏爱刚到上海时在姐姐家的客厅“打地铺”

我记得我姐姐刚嫁到姐夫家就觉得,哎呀,怎么这么好。你知道在 92 年的时候,姐夫家就已经有地板和浴缸。我姐就觉得像电视里一样,都是装潢过的房子。

我刚来的时候,她还告诉我她婆婆有三万多块存款,我记得很清楚,三万八。我说,怎么这么多钱,因为我们那时候工资就 150-60。你想想,要多长时间才能存三万多。她婆婆其实就是工人,夫妻俩都是工人,很节约。她什么都会算,买什么菜都会算,是很精明的那种上海人。

我记得最傻的是我刚到上海,我姐姐带我去买衣服和皮鞋。就在华山路,现在很繁华,以前就是老房子铺的街面房。一路看过去试了之后,我就想买。我姐说“不急,你试好了,等下我们再看看别的,万一你还有其他喜欢的。”

我说,“万一没有了呢,明天不赶集了,你不买等下人家都收摊了,要后天才能买。”

我们老家是今天赶集,摆摊的就很多。赶集就是把村里的东西拿到镇上去卖,镇上的很多店都会开门。我们小镇是一三五七赶集,可以买也可以卖,二四六就是我们小县城蒲江赶集。县城包括好多乡镇,每个乡镇赶集的时间也不一样。

那时候,我姐告诉我,“不会的,只要有钱,这里每天都可以买。”

我姐姐现在过得挺好,她儿子上大学了。她在徐家汇有房子,现在住在松江,在松江也有房子。

“1992 年 6 月 9 号来的,25 年了,一直在上海打工、成家”

上海昔日街道 图/pinimg “给上海人拆迁临时用的过渡房”

我刚到上海是住在姐姐家,姐夫是上海人,房子不是很大,六十几个平方,两室一厅。爷爷奶奶一个房间,姐姐和姐夫一个房间,他们给我打了个地铺。

住了半个多月,我姐夫就给我找了漕河泾附近的临时拆迁房,就是平房,是之前给上海人拆迁临时用的过渡房,最后很多人都搬了,那个房子人家已经看不上眼了。他们就把房子租给外地人,那时候已经有外地人来上海了,浙江人特别多。

为什么给我这一间?因为那家人搬走了,留了好多煤球,你知道吗,就是蜂窝煤,以前是用蜂窝煤烧饭。我姐夫就告诉我,你那个煤球可以烧很长时间饭啦。

那里有 4 排平房,每排有 12 家,我是最后那一排。那个房间就 18 平米,我放了床、桌子和一个吃饭的台子,还有就是蜂窝煤。租这个房子很便宜,二三十块。房子前面有一块搭出来的地方,每家人都有一个地方可以烧饭,一个水龙头洗菜。

“1992 年 6 月 9 号来的,25 年了,一直在上海打工、成家”

堆满蜂窝煤的临时拆迁房开启了苏爱的打工生涯

我左边住着一个卖水果的浙江人,右边是一个老夫妻带着女儿,他们在桂林公园门口卖茶叶蛋、油登子,还有一个四川人在帮别人喂猪。

我一般早上 6 点过去上班,坐 43 路从上海师大,冠生园路坐到南浦大桥,有时候晚上 7-8 点才能赶车回家。我早上出去会把我的煤球弄好,隔壁那个老奶奶卖茶叶蛋,我不在家她就把我的煤拿过去,等我回来她再给我放一个进来,这样她就不用生煤球,可以直接燃起来烧饭。

我其实不知道她换了我的煤球,后来她女儿给我说,“我妈天天换你的煤。”

那时候我在厂里上班,做纸袋子,帮人家叠、折、穿线。一开始做那个纸板比较难,因为纸板很硬,你要把板撑到里面你再拉进去,会把手划破,一天下来肯定会破的,有血印那种划痕,特别疼,特别疼。

后来我姐夫一个同事在现在上海南站一个酒家工作,就介绍我去那里上班了,做餐厅服务员。我很忙碌,但那时候我不知道累,我觉得我的勤劳是从我妈身上学的,我和我姐都很勤劳,到谁那里都愿意干活,不是说你瞧不起我,我才干,我就愿意干。

但是当时身边的上海人觉得很累。上海人干一会儿,他们就摆两个台子一坐,说啥都累,其实我没看他们干活。我就问“我没看你干活,你累啥呀?” 她就说“去去去,你这个小孩不知道。”

那会儿还碰到个笑话,当初因为我从农村到上海,你知道我们四川当初根本没有什么鱼,什么都不懂,那时候餐厅外面有个大池子养有鱼。客人问我,“鲳鱼新鲜吗?”我说“新鲜啊,早上还在那池里养的。”但是鲳鱼是海鱼,是不可能养的,它一出海就死了。我不懂呀,我心想你说新鲜不新鲜,那养在水里的总归新鲜咯。他们就取笑我。

“1992 年 6 月 9 号来的,25 年了,一直在上海打工、成家”

图/pinimg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