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回校遭歧视是对教育的拷问
昨天,惠安人周雄鹰在朋友圈发文,直指在惠安县净峰镇莲城小学读六年级的儿子小周遭遇歧视——不仅座位被隔离在教室最后面,语文老师更是百般刁难,先是不让儿子进班级念书,更是连续三次不让儿子参加考试。小周今年才13岁,因患有淋巴肿瘤,过去一年经历了痛苦的手术和化疗,今年9月刚刚转校到莲城小学。(11月22日《 海峡都市报》)
一个患了淋巴肿瘤而康复的孩子,在学校竟然遭遇一连串的歧视,先是副校长,后是家长,让人意想不到,对一个患病的孩子,教育呈现出来的为何不是特别的关爱,却是充满怪味的歧视?
孩子考试时竟然没有试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学考试,而自己一个人静坐。而学校的回复是试卷早就订了,因为是转学并没有事先考虑,即便是如此,难道学校老师不会复印吗?谁都知道,学校订试卷,多会多订几份试卷,毕竟任课老师要用,学校教务处也要存档,不可能订得试卷刚刚好的,无论如何试卷不够不是不给学生考试的理由。不给学生试卷考试,无非是想借此“逼”学生退学,以免拖了班级的后腿吧。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学校的副校长面对一个患病的学生,不是表现出该有的关爱,不是表现出一个老师该有的为人师表,而竟然是冷冰冰地说,你一个生病的人还来学校读书干嘛。这样的话难道是老师该说出的话?说出这样的话,其心该是多么冷酷无情。患了病的孩子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法律赋予的,从教育的的角度看,患病的孩子更应该感受到教育的爱心,更应该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可这位副校长却是如此冷冰冰,不仅如此,还要给予孩子不少刁难,这样的人又如何配当副校长呢?这位副校长的师德令人怀疑。
展开剩余38%
谁都知道肿瘤不会传染,可班级的家长同样没有表出关爱,班级中的同学也没有表现同学之情,竟然不去上课。这是多么无知和冷酷。据了解,孩子之前患的“高级别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我国比较常见,是一种有可能高度治愈的肿瘤,况且现在已经治愈了,为何就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上学呢?为何要为难他呢?
教育是最讲爱心的,老师是一群最具爱心的人,而副校长则是老师学习的榜样。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孩子的可怜,孩子本是很坚强的,勇敢地和病魔作斗争,康复后又要认真学习。他本该在学校中感受到温暖,温暖来自老师,也来自同班同学,可堂堂副校长先是拒绝孩子入学,后是借故为难学生,实在令人觉得不堪。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老师的灵魂应该是高尚的,应该是有爱的。不知道这位为难患病学生的副校长是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自己对一个患病的学生会不会感到羞愧?
肿瘤康复回校遭歧视是对老师的拷问,是对学校的拷问,更是对教育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