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独角兽早知道”(ID:iponews)独家消息源,腾讯音乐预计将于11月底登陆美股。10月29日有媒体传出腾讯音乐将于11月15日赴美IPO的消息,但腾讯官方表示不予置评。此前,腾讯音乐在10月2日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赴美上市招股书。
独角兽早知道
作者 | N姐
独角兽早知道(ID:iponews)在10月29日消息传出后,向专业人士确认腾讯音乐预计上市时间,多名相关人士表示大概率会在11月底上市,而并非市场消息所传言的11月15日。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在线音乐市场19年间的发展历程:深度 | 弄潮19年,与腾讯音乐分庭抗礼?中国在线音乐,那些潮水的方向
可持续商业体系保证营收的稳定高增长
北京时间10月2日晚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正式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申请书,股票代码“TME”。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上市,也是中国在线音乐产业的一场成年礼——从用户培育,到商业模式日益多元健全,增长迅速,盈利颇巨。
在整个音乐市场从混乱到有序起飞的几年间,音乐的载体在不断变化,消费形式更加的多元,但不管如何改变,用户对好音乐的消费需求不曾改变,而谁能找到更多吸引“耳朵们”的方式,谁就是赢家。
腾讯音乐娱乐赴美上市,除了“在线音乐娱乐第一股”的身份引人侧目,招股书数据也是可圈可点。
用户数据上,腾讯音乐娱乐总月活用户数超8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70分钟;营收数据方面,2018年上半年营收达86.19亿人民币,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92%;调整后利润为21.12亿人民币,而2017年上半年调整后利润为7.32亿元,同比上升189%。
在盈利方面,腾讯音乐娱乐确实也始终“快人一步”。
从2014年底推出首张付费数字专辑《哎呦,不错哦》开启了“数字音乐付费元年”,此后分别通过数字专辑、付费订阅、虚拟礼物和增值会员建立了营收模式,并构建起了可持续的商业体系。
丰富的变现模式给数字音乐的盈利带来诸多消费场景想象,社交上的联动也极大地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并丰富用户的体验。
据招股书显示,腾讯音乐娱乐的业务主要分为在线音乐服务与以音乐为核心的社交娱乐服务两大板块,并通过“发现、听、唱、看、演出、社交”六大场景体验丰富用户社交娱乐生活。
数字消费时代的特点是快速、便捷,社交连接了更多的音乐消费场景,这些新的消费场景不仅满足了用户的消费升级,多元的形式也在丰富着用户的情感升级。
音乐社交娱乐生态创新引领行业变革与需求升级
腾讯音乐娱乐不仅是一个音乐流媒体平台,还是一个广泛的社区,能让音乐爱好者去发现、聆听音乐,并参与表演和社交互动。
对用户而言,除了听歌功能,用户还可以在腾讯音乐的平台上观看音乐演出直播和K歌。
因此,在洞察用户多元需求和精细化运营方面,腾讯音乐娱乐的创新也在不断引领行业形态的变革和用户需求的升级。
比如,丰富的数字专辑玩法,为粉丝创造更多为明星应援的机会,充分利用渠道使内容能够更加有效触达目标用户;最大程度拉近粉丝和明星的距离,打破传统行业分工,打造线上线下“零”距离交流的平台。
这种创新模式的推广,或将是未来艺人获得更多忠实粉丝的有效方式,以及数字音乐平台直接增强用户购买力、粘性和更多玩法的重要途径。
如今的中国音乐产业正处在发展和转型的拐点,快速上升的同时,大多数平台却尚未实现盈利;行业已经基本实现正版化,但单一的盈利模式尚未打开音乐付费的想象力。
在独角兽早知道(ID:iponews)看来,选择在这个时机上市的腾讯音乐娱乐与其所展示的“音乐社交娱乐”,或许可以为在线音乐的下半场开个好头。
靴子落地,TME登上舞台?
腾讯音乐赴美IPO的消息自传出开始就被业界格外关注,官方“不予置评”了无数次的腾讯音乐集团IPO消息,在10月2日也终于靴子落地,TME正式递交了招股书。
可短短十天后,据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的消息,“由于爆发全球性股市抛售潮,赴美上市的腾讯音乐将IPO推迟至11月份。”
腾讯音乐的上市脚步放缓,似乎也放慢了在线音乐“一超多强”格局再度成型的速度,也给了其他玩家们些许“喘息时间”。
从国际市场大环境来看,“十年九融”的Spotify在上市后一度业绩亏损,而先于Spotify上市的数字音乐平台Pandora也传出即将被收购的讯息。
国际音乐流媒体平台IPO尚且几多艰险,国内以音乐娱乐为主业的公司的上市之路,显得更非易事。
一切早有预兆,独角兽早知道(ID:iponews)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早在2016年5月,海洋音乐在万众视线中踏上了赴美IPO之路,两个月后,却以放弃IPO、被腾讯音乐收购告终。
今年以来,在线音乐市场资本及内容动作不断。
前有太合音乐6月的10亿融资,将百度音乐更名为千千静听,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陆续成立了各自的电音厂牌,近日,百度也宣布以战略投资方身份,与博裕资本等机构共同投资了网易云音乐。
此时此刻,腾讯音乐赴美IPO,时机是否成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独角兽早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