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从工业强市富县的战略高度,启动实施“3111”工程,通过3年时间,各县区、各园区打造1个在全省知名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首位工业产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各县区、各园区实现工业税收超10亿元。“3111”工程的实施启动,托起宿州腾飞之梦。
这是一片蓬勃建设的发展盛景:埇桥区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实现开门红;市经开区打响招商引资暨重点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截至7月底,各县区、园区竣工项目48个,在建99个……
这是一场问鼎高端的追梦旅程:通过三年打基础,将经开区生化医药产业园建设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首位产业园;依托“云计算”首位产业,打造中国最有品位的高新区……
这是一幅扶优助强的和谐画图:“您只管来投资,余下的事情由我们来办”,市经开区求贤若渴;“为企业创造一流投资环境,让园区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宿马园区倾情承诺……
年初,市委市政府从工业强市富县的战略高度,启动实施“3111”工程,通过3年时间,各县区、各园区打造1个在全省知名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首位工业产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各县区、各园区实现工业税收超10亿元(其中首位工业产业税收超5亿元)。
思路决定出路。上半年,锁定“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目标,各县区、园区精培首位产业、拓延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正描绘出“3111”工程项目顶天立地、铺天盖地建设的风光胜景!
一份惠及民生的使命担当
翻开一沓沓的会议材料,不时会看到这样情系民生的字句:无论如何,全市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不能够掉下来,这不仅事关宿州的形象,更事关百姓的福祉;推进“3111”工程,实现工业兴市强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前进中尽管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我们也要以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发展皆为民生,搞经济和社会建设,归根结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当前尚不发达的宿州,首位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产业转型的“转换器”,将承载政府和人民更为殷切的期待。
因为产业是发展的支撑和根本,而“3111”工程是加快产业集聚、扩张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集中了财政支持、土地指标、金融信贷等优势资源的区域“强项”,将进一步突破产业链条短、项目个数少、资金短缺等瓶颈制约,实现首位产业集群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
因为城镇化浪潮滚滚而来,城市面积和功能扩容在即,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实现他们的就业安置问题,需要企业的壮大,工业的振兴,城市功能的延伸。
因为地区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集结人才、技术与实体经济共舞。“3111”工程重点引入投资体量大、技术水平高、牵引能力强的优势企业,提升首位产业集聚度,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这样的“聚变”效应还将见于人民创业就业能力、人居生活品质和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
一场迅速打响的攻坚战役
万事俱备,一场培育首位产业的攻坚战在各县区、园区迅速打响。
成立“3111”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启动首位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按照工程宏伟蓝图,全市上下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目标,不观望,不犹疑,稳扎稳打,强力推进,在一季度“3111”工程调度会上,各县区、园区就亮出自己的“强项”成绩,实现了“3111”工程良好开局。
而市经信委数据统计的结果更为喜人:1-7月份,全市首位产业产值稳步增长,各县区、各园区首位产业完成产值147.5亿元,同比增量26.8亿元,同比增长22.2%。工业和首位产业税收完成8.16亿元,同比增量1.94亿元,同比增长31.08%,其中,首位产业实现税收4.42亿元,同比增量0.78亿元,同比增长21.4%。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各县区、各园区竣工项目48个,固定资产投资73.9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8.39亿元;在建项目99个,固定资产投资499.52亿元,已完成投资71.3亿元,到位资金75.82亿元;签约项目45个,投资额147.31亿元;在谈项目47个。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展顺利。各县区、各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11个,计划建筑面积341.81万平方米,总投资85.67亿元,已完成投资11.6亿元。
与此同时,工业撑脊梁,园区作平台,招商为途径,项目当载体的“四位一体”内涵的充实,也将为首位产业真正成长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提供指引。
如史翔在“3111”工程调度会上所强调的:“没有几个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做支撑,没有一批铺天盖地的好项目做基础,‘3111’工程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县区、园区的建设发展沿着“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追究制度化”的步调走出一条清晰路径。
一股从无到有的创新勇气
如果还一味停留在对工业底子薄、基础差、缺人才、缺经验的抱怨中而不敢迎难而上、奋力赶超,毋庸置疑,那宿州跨越崛起只能是一句空谈。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腾空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必要和迫切。正如市委书记张曙光的阐释:“宿州的崛起,潜力就在二产上,必须依靠振兴工业经济、扶强县域经济‘长子’来实现宿州跨越发展”。
“地区发展关键得有出类拔萃的‘强项’,在地区范围内,有产业规模居首、支撑作用最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再集聚优势资源重点培养,打造首位产业,形成区域‘强项’。”市长史翔如是强调。
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把振兴县域经济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任务。由此,以“3111”工程为抓手,实现工业兴市强县,也成为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主线。
着眼工业经济振兴,聚焦首位产业发展,年初以来,我市连续下发《宿州市“3111”工程实施方案》、《宿州市“3111”工程考核办法》及《关于上报宿州市“3111”工程统计报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各县区的首位产业及目标任务,划清制定规划、推进项目、招商引资等六项重点工作,包含财政扶持、用地指标、金融信贷等七项扶持政策,涵盖督查调度和考核奖惩等三项保障措施。文件一出,反响强烈,应者云集,不仅因为政策含金量高、内容全面具体、措施求真务实,而且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振兴产业的决心、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勇气,坚定了企业家们创业发展的信心,明晰了各县区、园区选优做强的产业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