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频繁活动的强冷空气影响,26日至30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先后降温6~8℃,其中江南西部、华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0~12℃,局地超过14℃。未来三天,南方地区有雨雪天气,黄淮南部、江南等地有小阵雨或雨夹雪。
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 南北方多地气温创新低
26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频繁活动的强冷空气影响,26日至30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及以南大部地区将先后降温6~8℃,其中内蒙古中西部、黄淮中部、陕西南部、重庆中东部、贵州中东部、江南西部、华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0~12℃,局地超过14℃。最低温度0℃线从黄淮逐步南移,30日至31日将移至南岭一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先后有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7~9级大风。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寒潮影响从今天开始显现,多股冷空气分批南下,中东部气温持续下降。我国幅员辽阔,多地气温不是从今天起就猛烈下降。"根据中央气象台气温预报,28个省市区的最低气温将创新低。
26-27日,冷空气主要影响东北、华北、黄淮一带,北方大部气温将在27至28日跌至谷底,创入冬来新低。东北大部最低气温降至-25℃左右,天寒地冻;京津冀等地降至-10℃左右,其中北京连续5天最低气温低于-10℃;河南、山东一带气温也降至-8℃上下,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冷。
27日开始,补充冷空气将再次影响我国,最低气温0℃线逐步南压,28至29日抵达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省会级城市中,合肥、武汉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南京、长沙、南昌等地夜间气温也将降至0℃以下,体感湿冷。
30至31日,最低气温0℃线将到达华南北部地区,两广多地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创下半年来新低,但不会跌至历史12月份最低气温极值。
南方将现大范围雨雪 雪线可能抵达江西中部
此次寒潮对北方的影响主要是大风降温,给南方则带来降温和雨雪的双重暴击,雪线可能抵达江南中部。
27日,甘肃东部、陕西南部、四川北部、重庆、贵州、湖南西部雨雪过程开始,其中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雪或暴雪(10~15毫米)。上述地区的雨雪过程持续至29日。
29日夜间至30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有一次明显雨雪天气过程,局地雪量较大,雪线可能抵达浙江南部至江西中部一带。从中国天气网城市预报来看,南昌28日可能出现雨夹雪,这也是当地今冬初雪。预报时效较远,还需关注临近预报。
此次寒潮气温更低 0℃线更偏南
今年12月上旬,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中央气象台连发寒潮预警。
马学款表示:"从气温来看,这次更冷,因为所处的季节不一样;从历史同期的极端性来看,今年12月初的寒潮更极端。但从变温幅度、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来看,两次寒潮比较接近,而且都将给南方带来大范围雨雪。"
另外,和今年12月初的寒潮影响相比,这轮冷空气使得0℃线更偏南,上一轮寒潮最低气温0℃最南端为江南北部,此轮寒潮最低气温0℃线将抵达华南北部。
寒潮影响将跨年 2019年1月3日起回暖
元旦前,冷空气将源源不断影响我国。
马学款表示,此次冷空气势力强,达寒潮级别;持续时间长,冷空气势力月底减弱,但中东部气温仍偏低,低温持续到2019年1月3日,之后全国回暖;影响范围广,全国除新疆外基本都受波及;同时还将给南方带来大范围雨雪。
未来一周,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各地需防范低温、雨雪、冰冻对人们身体健康、城市运行、道路交通、设施农业等的影响,各地需加强防范,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同时,大家需及时添衣注意保暖,有外出计划的合理安排行程;取暖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网友们说……
@KDear玲儿 : 广东一星期过春夏秋冬四季!再加一个回南天!
@Ivana3768:我妈今天一大早就跟我说,多买点菜。过两天不要出门了,会冷死的
@宸ASK:不会吧!昨晚逛街还穿着短袖 那么快就要我穿羽绒服了吗
@防守打法:海南人表示,想过个冬天,毕竟长袖都买了,总不能放到明年冬天吧
@小呀小矛盾:江西人瑟瑟发抖,还以为熬过了寒冬
@THU_Yuu:北京还能见着雪吗??家里那么靠南的地方都下雪了……
@不想当非洲鱼的鱼:突然降温十度,最高气温从-3到-13
@风舞织锦:沧州,今早收拾碗碟,好像看到窗外飘落白点,定睛一看确定正在飘白色点点。换好衣服背包下楼,确认飘雪了,非常零星的雪……点点,半小时走到单位,终于有雪花的样子了,可是出太阳还飘雪是什么操作?好了吧,下了个太阳雪外面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小脑袋v:家里过夏,外面过冬,数九寒天不好熬啊>
来看看大家的全副武装
图为12月25日,四川盆地迎来大幅降温天气,成都市民加厚衣物“全副捂装”出行。(拼版图) 张浪 摄
图为成都市民“全副捂装”出行。(拼版图) 张浪 摄
你那里天气怎样?
附:贴心防御指南:
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
2、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户外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综合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新浪微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