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造營2019》:赤子之心和班主任傳承帶來新鮮感
《創造營2019》的四位班主任,從左至右分別為黃立行、郭富城、蘇有朋、胡彥斌。
【綜藝窗】
在男團市場繁榮的當下,經紀公司和培訓團隊如雨后春筍一般拔地而起,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以站上舞台為夢想,加入了這場激烈的競爭。雖然站在台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卻面臨著方向上的迷茫,什麼樣的男團才能夠脫穎而出?什麼樣的男團才能代表時代精神?而在這些問題的背后,實則是熱鬧背后的隱憂:如何獲得更廣泛意義上的認同?
赤子之心,乘風破浪背后是節目的願景
作為后發者進入競爭激烈的男團市場,《創造營2019》試圖打造真正保有“赤子之心”的男團——即熱愛舞台、享受舞台,更關鍵的是永遠保持虛心學習與好奇心以及向上的干勁。比起“努力”二字,“赤子”的要求更為嚴格。
在學員首秀中,賽制規定自選A班的學員一旦被認為沒達到A班標准,直接掉至F班,這對於不少受訓時間較久的學員來說打擊不小。有自信有勇氣當然值得表揚,但是對於想要站上舞台的人來說,實力與自我認知更加重要。節目組與班主任從第一個舞台開始就在教學員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之后的路。
在節目中,一位學員要求單獨加試,得到了一眾班主任的嚴厲批評:“不能背叛你的團隊”。對於一個團隊來說,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比表現個人更重要,這是做男團女團的初心。
如何永遠保持初心,這也是整個行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因此,在“赤子之心,乘風破浪”的背后是節目的願景,用“少年氣”來改變市場的浮躁與早熟,用赤子之心的熱忱來坦然應對競爭與淘汰,讓中國男團能夠在迷霧中破浪前行。
當前的綜藝節目制作現狀中,觀眾們往往有一個感受,就是節目所宣稱的目標與理想,與最終的觀看體驗南轅北轍。如何讓“老”觀眾獲得新鮮感,又如何去改變已有的成見,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創造營2019》創新性地將“團訓”作為節目模式,用返璞歸真的方式喚醒觀眾們對於少年時代集體生活的記憶。在把學員們當作藝人之前,首先突出他們作為少年與學生的身份。這種做法突破了明星與用戶之間的既有關系框架,有助於觀眾用成長與理解的視角來看待他們,從而拉近兩者距離。
另一方面,節目擴大了舞台的地理空間。以往類似的觀看經驗大都是“表演—淘汰—表演”的模式,學員們的成長,從效果上來看,隻能寄希望於舞台的剪輯與播出。《創造營2019》突出了“營”的概念,將“舞台”擴展至學員受訓的整個環境。在節目開頭,創新性地安排了入營儀式——“作別親人,背上行囊,踏上征程”,從這個頗具儀式感的環節開始,就將觀眾帶入了學員們成長的過程之中,將觀眾引導至觀察的窗口,以此傳遞出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舞台背后,學員是如何努力刻苦地訓練與成長。
資深班主任“傳承”經驗,點醒行業迷茫
《創造營2019》一經推出,就有許多聲音奔著男團發起人迪麗熱巴以及四位班主任而來。觀眾驚喜於節目能夠請到郭富城、蘇有朋這樣的實力派。四位資歷深厚的班主任,出道時間最短的胡彥斌也有18年的演藝經歷,而且四位男明星都經歷了從年輕藝人到成熟藝人的蛻變過程。尤其像蘇有朋從誤打誤撞進入小虎隊,到如今成為一名導演,或是像郭富城幾十年如一日地維持舞台狀態與多棲發展的專業,其自律與嚴謹自然不必多說。
而且,從節目呈現來看,四位男性班主任對男生學員們格外嚴格,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們的問題,並沒有過多的嬉笑怒罵,也沒有給學員們留下什麼面子,“你覺得你有A的水准嗎?”“你為什麼就覺得會有第二次機會?”……相比綜藝效果,節目將“傳承”作為班主任的首要任務,不論是前期的宣傳片還是正片中班主任的表現,都比以往收獲到了更多的反饋與認可。這說明,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他們認同與期待的仍然是勤奮、公平與高尚人格,而並非是那些被鼓吹的“一夜爆紅”、“流量至上”。至於迪麗熱巴,作為轉型期和上升期的年輕藝人,她也面臨著成長難題,作為同行人出現在節目中,既是正面回答,也是一次被考驗的時刻,她將陪伴學員們共同成長。
從嘉賓的選擇上,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創造營2019》的節目邏輯,節目想要展現的並非是一次舞台或者是打造一個團隊,而是把對行業的思考通過節目的方式與社會進行交流與溝通。同時這也是一種對自身責任的鞭策,除了娛樂性和視覺沖擊,一檔節目還能為年輕人與行業帶來什麼?《創造營2019》告訴我們,綜藝節目也許能夠比我們預想的做得更多。
□豆包(娛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