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升的是职,丢的是对知识的敬畏感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30
摘要:这意味着,在南京大学任教后,只有两年教学经验的梁莹平均每两个月发表一篇论文,如此短时高效,文章的质量难免引人怀疑,这也能让人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梁莹为什

在事件爆发后,将梁莹推上舆论风口的,除了这消失的一百多篇论文,还有她身上的荣誉和头衔。

用梁莹的经历来看,确实如报道所说,39岁的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

2015年度入选首届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2016年度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2017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这些奖项意味着梁莹在自己的领域已经摸到天花板了。

升的是职,丢的是对知识的敬畏感

▲图片来源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官网

在舆论发酵后,尽管南京大学第一时间责成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但对于爱惜羽毛的名校来说,这样的事情确实还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10月26日,梁莹接受了记者采访,称自己已向学院和学校提交辞职申请,并表示网上恶意攻击太多,且有很多信息不属实,“遭到网络暴力”的自己也“很累”。

升的是职,丢的是对知识的敬畏感

▲南京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声明

调查还在进一步进行,从南大的态度来看此事应该不会轻轻揭过,但回顾这位明星教师的成名之路,也足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梁拉拉升职记与职场潜规则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吴晓刚评价梁莹为:

中国现有的科研评价体制下的一朵奇葩。

梁莹的确是极端个例,高校中也不乏有学识、讲品德又懂情怀的学者,但从梁莹本人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窥见到一些现有科研评价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梁莹在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的时候,学院内部就曾经有过一些意见上的分歧。一些老师们认为,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的梁莹,从文科的标准看“担心她不够严谨”,但最终她还是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成功入职。

有趣的是,梁莹的入职之所以这么顺利,主要是因为“当时社工系的总体科研能力弱,而梁莹的科研能力较强”。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论文发表数量的压力让当时学院颇有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这才让梁莹捡了漏。

从报道来看,如果说能成功入职是“著作等身”的梁莹对了症,那她接下来的节节高升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09年入职的小白新人教师,到15年入选“长江学者”的学界大牛,梁莹只用了六年。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荣誉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梁莹的努力和能力,不论是否学术不端,梁莹对其所研究的领域是有贡献的。但据记者调查,单2011年到2013年,她就发表了36篇论文。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在南京大学任教后,只有两年教学经验的梁莹平均每两个月发表一篇论文,如此短时高效,文章的质量难免引人怀疑,这也能让人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梁莹为什么要把这些其他教授评价为“粗制滥造”的的文章从网上删除。

人们常说,当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你就会成功。梁莹正是“唯论文”评价标准下的行动标兵,如此高产的她将论文产出做到了极致,并凭借着这股敢拼敢写的毅力火速登顶。这样的梁莹被称为“奇葩”,也被称为体制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这样“精致的利己主义”带来的,除了一百多篇涉嫌抄袭、一稿多投的论文外,还有更多。

首先,如果不加以规制,梁莹的“落马”反而会激起更多人的侥幸心理。

在成名的快速通道与巨大名利的诱惑下,不难想象会有一些投机分子抱着“只要不出事”的心态铤而走险,想要沿袭梁莹的神话。无论是高校还是学术界,这样的影响是可以预见的恶劣。

升的是职,丢的是对知识的敬畏感

升的是职,丢的是对知识的敬畏感

▲记者对梁莹发布的中文论文与其他作者论文作对比

除此之外,当害群之马成为领头羊,只会使得教师群体被污名化。

在梁莹的诸多回应中,有一句颇为耐人寻味:

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

尽管梁莹这句话在当时的语境下,很大可能是有恼羞成怒的成分在,但背后透露的信息也很难不让人心惊。如果说,“长江学者”梁莹是极端个例,那么,在公众视野之外,是不是还有很多“低配版”梁莹藏匿在黑暗之中?

长此以往,这样的揣测是否会让公众对高校教师群体产生一定偏见,而这份偏见是不是也是对专注教学、醉心学术的学者们的一种辜负。

最重要的是当身为“学界大牛”的梁莹走上讲台,她对学生的影响远不是这几个小时的课堂。我们说言传身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从来就不只是知识上的。当坐在讲台下的学生再走上讲台,没人能保证不出现第二个梁莹。

“研究”与“教学”之争

那问题来了,研究上如此占用精力的梁莹是否还能研究教学两手抓两手硬呢?

据报道,梁莹严重忽视教学,念课件、吃零食、早退缺课、让研究生甚至自己父亲代课、让学生自己自习的情况时有发生。

升的是职,丢的是对知识的敬畏感

▲网友对中国青年报报道的评论

这样的现象在高校中并不少见,当“论文数”成为指挥棒的时候,老师们很容易一头栽进研究里,苦苦挣扎在指标的苦海中,反而忽略了教学的重要性。想要“上位”就要不停发表论文,但如果发表论文占据老师大量精力,那么放在课堂和教学上的注意力有时难免会被压缩。如果只专注教学这项本职工作,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并不是教学比研究高贵,身为一个高校教师,做好教学和做好研究同样重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推进社会的进步是每一个学者的责任。但当教学被教师评价体系所忽视,只凭老师的“道德”约束,未免有点本末倒置和不近人情,我们很难要求所有的老师都是“国家一级平衡木运动员”,也很难避免梁莹这样“极品偏科生”的出现。

聊及科研与教学,就在昨天,人民日报做了这样一则报道,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5岁的老师龚德才,专注教学,认为课上好就行,因为“不想为了评职称而写文章”,在岗上工作了31年,始终没有参评职称。

面对搞科研与讲好课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他的回答是“学生喜欢,我就问心无愧了”。

升的是职,丢的是对知识的敬畏感

▲龚德才坚持手写板书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