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3日消息 金华日报社东阳分社 见习记者 黄娇丽 通讯员 马力中 文/摄
临近端午,你家的粽子准备好了吗?今天,记者在东阳市千祥镇后周村发现当地有个小有名气“粽子王”,一天能包近千个粽子,到现在为止“粽龄”已有50余年。村民们都说,“粽子王”包粽子的名气已经传到磐安、永康等地。
今年74岁的陈梅卿就是村民们口中的“粽子王”。记者见到陈梅卿的时候,她正包着粽子。只见她手脚麻利,稳中有序,取叶子、装糯米、加馅、包裹……完成一个粽子的时间大约40秒。“最快的时候,30几秒就能包一个。”陈梅卿自豪地说。
包粽子说易不易,说难不难。从买食材、浸洗糯米、调馅,到包粽、煮粽等,十几道工序,道道都是关。对普通人来说,包粽子过程繁琐,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技术失误”;对经验丰富的陈梅卿来说,过这些关已经是驾轻就熟,关键是她包出来的粽子好看又美味。记者拎起框中的一个个粽子来看,大小匀称,玲珑秀美,叫人好生喜欢。
谈起包粽子的往事,陈梅卿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20岁那年,陈梅卿从光周村嫁到后周村。在娘家,陈梅卿是糊玉米饼的能手,到了夫家学包粽子上手很快,包出来的粽子“颜值”比别人包的都高,邻居、亲戚看了都赞“好”。大伙儿知道她的这个技能,每年端午都会邀请她去帮忙。
一开始,陈梅卿免费给别人包,大家会送些水果、饮料作为回礼。直到1998年,当地一家工厂要准备端午粽子,特意聘请她去厂里帮忙,陈梅卿包粽子的名声就在乡邻间传了出去。此后,邻村甚至邻县、市如磐安、永康等地,一些乔迁、贺寿、定亲、过端午等办喜事的老板和农户都络绎不绝地来请她去帮忙,陈梅卿也就此走上“职业包粽”的道路。
从每天包240几个,到1200余个,陈梅卿的手速越来越快。“忙的时候,早上2点起床开工,到晚上12点收工,每天要包1500个。”陈梅卿说,通常端午前一个月左右,她每天的时间就都排得满满当当,端午之外的时间也要奔到各地去帮忙。“一担糯米(一百斤)可包 400个粽子,收费220元。”在农村,陈梅卿的这项“手艺”算得上收入可观。
现在,上了年纪的陈梅卿包粽子速度不比当年,端午前也要每天准备材料包800多个粽子。“期盼年轻一代可以有人把包粽子这个手艺传下去。”陈梅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