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铁路公安处查处了一起恶意逃票案,一高学历男子利用花式逃票乘车480次,省下近2万的路费,影响极其恶劣,目前已被警方逮捕。(8月19日中国青年网)
人无信不立,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种水平,诚实守信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无锡高学历男子逃票事件迅速曝光,成为一个负面典型,我们除了关注当事人的硕士学历和工程师头衔,更应深挖如何从制度上杜绝逃票事件。
俗话讲:“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近年来,“高学历”、“低素质”一度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就是因为个别“逃票专业户”在作祟,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宁波高学历情侣“买短乘长”逃票十余次被拘留、南京男子“买两头乘中间”逃票117次,宁波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此次“研究生逃票”的标签在舆论中传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博士”与“逃票”的关键词组合反衬出的道德、人品偏差。
逃票现象屡屡出现的原因有多种。一是失信者认为违规代价远低于守法所获得的收益;二是法律惩戒的缺位无形中助长了违规的风气;三是当事者“侥幸”的心理状态。另外,长期的“人性化”处理等于放纵。我们可以看到,多数违规行为往往在适当教育后没了下文。
笔者以为,查处480次恶意逃票者,固然能够对侥幸心理者产生警示作用,但要想从根本上掐掉逃票者的“歪念头”,还需多方从制度上付出努力。
一是铁路部门加强车票检查力度。面对33.7亿人次的运输压力,保证没有一人逃票,确实是一件难事。近年来,铁路部门采取了实名制购票、电子货票、人脸识别、刷身份证进站等切实措施就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治理逃票是场持久战,笔者相信铁路部门会拿出更多有力手段保障自身经济利益,维护旅客权益。
二是将逃票行为纳入失信黑名单。让逃票者在求职、买房、贷款、交通等多方面寸步难行,使其感受到失信的切肤之痛。维护遵规守纪的文明社会环境,就必须对少数因私利影响公共利益的“出头鸟”下重手,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
三是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执法权力和执法主体。铁路部门下发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文件规定对待逃票者加收票价50%的票额,法律部门应当尽快匹配铁路旅客运输法律条规来参考执行,彻底“堵死”逃票者的空子。
四是强化联动机制,不断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通过公布和共享“老赖”黑名单的方式,剥落“老赖”的无耻外壳,将其从阴暗角落中拿出来晒一晒,叫醒他们的羞耻心,从而牢记教训,用实际行动洗刷耻辱。
失信的代价太过沉重,我们对诚信的思考不能停止。诚信社会中,没人愿意和失信者打交道,珍视信用、敬畏规则,诚实守信,保护的其实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