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为犁
突破技术壁垒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响应国家的发展需要
80年代后我国核工业发展进入调整时期
把重点转到为国民经济利用上
大力推动核电站建设和民品开发
开始直接造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核工业的二次创业
同样充满困难和艰辛
上世纪80年代初
来自西北、西南等核基地的核工业大军开始向秦山集结
开启了中国核工业的第二次创业
1991年12月15日
秦山一期3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在主控室的欢呼沸腾中
中国大陆核电实现了零的突破
该工程也因而被誉为「国之光荣」
也在这一时期
采用法国技术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
于1994年2月1日投入商业运行
成为首个中外合作建设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到今天
我国大陆已有在运核电机组47台
位居全球第三
核电的发展
不仅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保障
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形成了美丽的「核电小镇」
核电低碳清洁的特性
也有力地保障了如画的自然风光
人与环境在其间和谐相处
但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
命运就掌握在别人手里
必须要开发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
创造自主核电品牌
才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
历时10余年
「华龙一号」研发成功
让中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满足三代核电技术要求的核电机型
核电成为「国家名片」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发展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等
意义重大而深远
福清核电站,其5、6号机组为「华龙一号」
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示范工程均进展顺利
有望成为全球首个
打破「首堆必拖期」魔咒的
三代核电项目
海外首座「华龙一号」——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2号机组
在四代堆方面
我国走在世界前列
高温气冷堆和快堆示范工程都已开工建设
高温气冷堆示意图
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的生产
打破的技术壁垒
当然远远不止核电
铀矿冶、铀浓缩、核燃料、后处理,可控核聚变,核技术应用……
通过不断创新
中国核工业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