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华人世界):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增长,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可是您知道新中国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来自哪里?教外国人说中文是怎么开始的?这里面又有哪些鲜为人知却趣味盎然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掀开历史,重温那些珍贵的往事。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50多前的老电影。
刚刚我们看到的影片拍摄于1951年1月,是当时在影院放映的一则《新闻简报》,也许现在的一些年轻朋友不知道什么是《新闻简报》,上个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闻简报》就承担着类似于现在《新闻联播》的作用。影院在放映正片之前,都要先放映一组《新闻简报》,告诉大家一些近期发生在国内外的新闻事件。
1950年,清华大学接收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的消息就是以这种方式传遍了全国,当时人们对这则消息十分的好奇和期待,因为在那个时候,外国人有组织地到中国来学习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他们11月底到达北京,而在这之前的8月23日已经有二十五名从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中国留学生,从北京坐火车经莫斯科分别赴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五国留学。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1950年初,中国政府决定与当时新建交的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各交换五名留学生。
这批东欧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中国语文的一般能力,并使他们通过学习能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及其他方面获得初步认识。
清华,一所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1950年7月受教育部委托,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清华大学教务长、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教授被中央政府任命为班主任。由中央政府任命一个班的班主任,这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绝无仅有。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这里写下了开创性的一笔。
北京语言大学退休教师钟?:
我们就在这儿接受了任务,我的委任状就是在这儿接受的,当时的时候,这个不光是学校的办公室,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办公室,而且,为什么我要把你们带到这来看?这排房子看见没有?这排冲西的这个房子,当时学生来了以后,他(们)的宿舍就在这儿,这就是他们的宿舍。因为当时这是最好的房子,最好的房子,你想想,学校的领导在这儿办公,下头给他们开辟了一个宿舍,你说说。
根据当初的留学生交换协议,将会有几十名留学生到京,但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只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14名学生如期抵达清华,而在这14人中,有一半人会英语,一半人会俄语,学校急需同时掌握这两种语言的人担任课堂教学翻译。当时还只是清华大学外文系学生的钟?因为具备这个条件而成为最合适的人选。1951年,周培源签署的一纸委任状,使钟?一下子由学生变成了先生,而当时由钟?助教的老师是从美国回国任教的邓懿,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有过教授外国人中文经验的老师。
邓懿是中国著名的对外汉语教育家,她曾经师从语言学家赵元任,二战期间在美国的大学里教过中文。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教授第一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老师,同时也是1958年出版的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的编写者,她所创建的语法教学体系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许多国家的汉语教学。
1950年,在一个温暖的冬日。由邓懿任教的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在清华学堂北边的同方部礼堂开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