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收官,11人的女團誕生。據說,上一次掀起同等規模和關注度的,是13年前的《超級女聲》。那一年,選秀自此登堂入室,從邊緣走向中心,革了傳統娛樂業的命。
過去13年,選秀節目潮起潮落,出道即巔峰的寥寥,更多的是出道即跌落。《創造101》也很難跳出這個規律,選秀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從娛樂節目變成社會現象,從亞文化圈滲透進主流文化,究其成功原因,總是有意無意地成為大眾心理的投射。《創造101》之所以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而這個“巨人的肩膀”不是韓國的版權,而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消費升級,不僅僅物質的,同時也是情感的。在馬斯洛需求層次裡,情感需求“更上一層樓”。
在這場文化裹挾中,平台、女團、公司、資本、粉絲和輿論都在彼此pick和diss,沒有任何一方能夠主導整個進程,即使騰訊這樣的龐然大物也不行。最終的結果,是合力使然,這是成熟市場才有的慣性。
女團選手都是來自五湖四海,階層不同,背景不同,公眾在交互中選擇了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己的身份映像。她們有的來自北上廣深,有的來自邊城小鎮﹔有的家庭優渥,有的家境維艱﹔有的獲得資本加持,有的喜提吃瓜群眾。這是一場錯綜復雜的博弈,結果大抵是合家歡和大平衡:符合主流審美的孟美岐C位出道,符合大眾心理的楊超越成功出道。有錢和有粉絲,都不能任性。
2005年“超女”以降,中國社會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我要成名”已經不是一件羞澀的事情,而是寫在每個選手的臉上。偶像不過是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勵志說辭,畢竟說“我想紅”過於赤裸裸。油膩的不僅僅是中年人,也包括娛樂業。
娛樂業日益工業化和資本化。綜藝工業的崛起,伴隨著資本的涌入。資本催熟它所看好的模式,從電影到綜藝,從嘻哈到女團,錢包日益鼓起來的大城中產和小鎮青年,情感投射的需求如此旺盛,似乎到處都是窪地,等待填滿和臨幸。
娛樂業也日益粉絲化和應援化,有錢的出錢,沒錢的點贊,給偶像買禮物、買投票、買專輯、買門票、買廣告、買代言、買同款、甚至買熱搜,幾乎無所不包。粉絲經濟強大的組織力和購買力,也改變了娛樂業的游戲規則。錢包日益鼓起來的粉絲,再也不是偶像身后那虛化的背景,而成為偶像不可或缺的“合伙人”。
偶像的價值,在於粉絲的黏性和流量,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本和由此轉化的利潤。因此,隻要有粉絲經濟的輸血和反哺,唱功和演技並不重要,老戲骨們如何痛心疾首,也不能改變什麼。市場的喜惡和偏好,是由千千萬萬個喜惡和偏好集納而成,根基強大。於是,資本和粉絲的合謀,推出了“小鮮肉”,推出了“101”,推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偶像”。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