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军控形势正经历颠覆性变化。美国屡屡“退约”并发展原先被禁止的武器,使国际核军控体系局部坍塌,大国冲突风险加剧。与此同时,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权威受到挑战,美国等国意图利用防扩散之名进行高科技封锁。而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军事革命高潮,意味着推动新兴技术军控进程日益紧迫。
近期国际军控领域热点频传。美国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同时还酝酿恢复核试验。这是美国自去年退签《武器贸易条约》、退出《中导条约》以来,再次在军控领域放出大招。
列宁曾说,有时历史龟行,二十年等于一天,有时历史发展很快,一天等于二十年。当前的国际军控形势正是一天二十年,经历着一些颠覆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核军控体系局部坍塌,大国军备竞赛风险增加。
现有国际军控体系源于冷战期间,涵盖核生化导天常规等各个领域,其中又以核军控为重中之重。在核军控领域,美苏/俄两大超级核武器国家是主角,两者签订的一系列核军控条约对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进核裁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年来,美国在“美国优先”原则指导下,提出要推行“下一代军控”,抛弃战略稳定的概念,将军控首要目标锁定为限制俄罗斯和中国的核力量发展。为此,它不惜砸烂原有的军控体系,同时提出中美俄三边军控等不切实际的新倡议。
迄今为止,赖以维系美俄战略稳定的三大支柱,即《反导条约》《中导条约》《新裁武条约》,已有两个退出历史舞台。唯一幸存的《新裁武条约》也将于明年2月到期,美国对于续约态度消极,迄今尚未与俄罗斯启动相关谈判。
美国摆脱这些条约束缚后,加紧发展原先被禁止的武器,以在大国博弈中谋求竞争优势。例如,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之后,先后试射陆基中程巡航导弹和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并于今年初申请采购首批陆基战斧巡航导弹。
此外,美国还释放出退签《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信号。美军宣称接到总统命令后,数月内就可以恢复核试验。这些举动将打开“潘多拉魔盒”,让军备竞赛的“幽灵”重返世间,加剧地区形势紧张,增加大国冲突风险。
二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权威受到挑战,防扩散被谬用于高科技封锁的风险增加。
如果说核军控条约接二连三猝死,那么旨在防止核武器扩散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则在慢慢衰老,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结构性挑战。
部分对核裁军进展迟缓心怀不满的无核武器国家转走激进路线,推动通过《禁止核武器条约》,要求将核武器非法化,甚至以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相威胁。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仍将存在,但对其权威性和有效性的质疑会不断增加。
在防扩散领域,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是个别大国对防扩散的歪曲和利用。美国将防扩散重点转向对付中俄等“势均力敌的大国”,为此强化出口管制,收紧签证审批,加强外资监管,滥用长臂管辖,并依托“瓦森纳安排”等国际出口管制机制,拉拢盟国构筑国际高科技封锁体系。这一做法严重“污染”了防扩散,割裂了国际社会,将对国际防扩散合作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三是新军事革命方兴未艾,亟须建章立制予以规范。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军事革命正掀起第二波高潮。这波高潮以智能化为突出特征,在太空、网络、电磁、生物、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打击等多个领域同时发力,将使军力建设、作战理念、战争形态发生革命性变化。
以太空领域为例,去年底,美国通过立法,成立第六大军种太空军。今年5月,日本成立“宇宙作战队”,2023年全面投入运行。此外,法国成立太空司令部,隶属于空军,计划2025年全面运行。印度也组建国防太空署。
与此前的太空军事力量重在依托天基设施提供作战支持相比,当前的太空军事化倾向于将太空本身视为争夺领域,要发展攻防兼备的太空作战手段。这对和平利用外空的原则构成巨大挑战。
此外,随着新兴技术不断应用于军事,一些基本的人类伦理将遭遇挑战。例如,自主杀人机器人让人类面临被自己发明的机器宰杀的噩梦。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使早已被禁的生物武器又有了新的发展可能。如果不对这些新兴技术的军事应用加以有效规范,人类可能面临难以想象的灾难。因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为了子孙后代”而加快推进新兴技术军控进程。
在当前国际军控大变局中,国际社会的聚光灯正在向中国聚焦,世界期待中国愿景和中国方案。中国可以在既有军控政策的基础上,系统提出切实可行的军控路线图,描绘理想的军控蓝图,以有力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有力维护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有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