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相同的符号在不同体系中表达不同含义,而有时某一个群体共享的符号在另一个群体中完全是空白。例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使用的编程代码、游戏玩家使用的专业术语等,常常使群体外的人感到“不知所云”。这些符号也能起到划分群体、标明角色的作用。
符号体系在不同群体之间差别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运用一个群体的符号体系,很难与另一群体进行交流。因此,人们在面对不同群体时往往会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当一条朋友圈带有某个群体太过强烈的符号特征时,为防止其他群体的人产生困惑或误解,屏蔽是许多人选择的做法。
3、共享记忆
群体中共享的记忆是特定角色的另一载体。
例如,“梗”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意为“桥段、笑点”,总是以共享记忆为基础,能不能理解“梗”常常是一个人扮演角色是否合格的判断依据。提高交流中共享记忆的使用率,常常有利于维系相关的社会关系。记住并重视共同拥有的经历常常是群体对个人的期待,而这些经历又往往与其他群体无关。以共享记忆为基础的朋友圈内容一般不会造成困惑和误解,对于所属的其他群体很少产生有害作用,对于自己在其他群体的形象也很少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是否因此屏蔽其他群体的好友是一种个人选择,而非社会自我要求下的必要举动。
三种载体彼此间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共享记忆的回顾与表达,往往仍然需要相应的语态和符号体系作为第二重载体。一般来说,共享记忆载体一般与直接原因类型中的不相关型相对应,语态和符号体系则与冲突规避型和形象塑造型相对应。=
在表达中恰当地使用相应的载体,以承认对群体的归属,常常是群体对个人的期待,是个人迎合社会自我、完成角色扮演的要求。屏蔽部分好友则是在这些期待与要求出现冲突的情况下给出的解决方案。
(四)年龄差异及其原因
将204名受调查者根据通用的“XX后”标准划分年龄群体。其中17岁以下(即“00后”)5人,100%曾屏蔽好友;17-27岁(即“90后”)这一比例为82.69%;28-37岁(即“80”后)这一比例为76%;37岁以上这一比例下降到47.14%。年龄与曾有过屏蔽部分好友行为的比例显著相关。
可是这是否意味着年龄越大的人越没有管理不同角色的需求呢?笔者认为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访谈调查情况,除需求外,影响屏蔽行为有无的其他因素主要有两项。
首先应当考虑在内的是技术因素。当被问及“为什么不需要屏蔽好友”时,在37岁以上的受访者中,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不知道微信朋友圈有屏蔽部分好友的功能”。而年轻人几乎不存在不会使用这一功能的问题。
观念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许多年长的人还把屏蔽部分好友视作欺骗行为,存在曾屏蔽过部分好友,却不愿承认的现象。而在年轻人中,屏蔽部分好友已经成为常见的、普遍接受的行为,尽管大多数人仍不愿使被屏蔽者知晓,但是这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谈论的话题,承认曾有过屏蔽好友的行为并不会对个人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尽管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年轻人曾屏蔽部分好友,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更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而年龄较长的人更容易着眼于“真正的自己”。
四、小结
社会自我是自我概念中的重要部分,角色扮演以及角色丛应对在日常生活现象中广泛存在。
微信朋友圈屏蔽部分好友的行为存在着诸多原因解释,而大部分人的行为与社会自我认知和多种角色扮演有关。作为新型社交媒体,朋友圈基于线下原有社会关系建立,也使人们继承了在线下社会中的社会自我与角色,以及它们可能造成的冲突矛盾。
没有人可以拒绝社会化,迎合不同社会群体的期待是人们有意无意都在做的事情。网络的特性使得人们不必直接面对所有群体,必要的时候可以以屏蔽的方式避免角色冲突,从而缓和在线下社会中常常存在的困境。因此,必要时候屏蔽朋友圈部分好友只是人们角色扮演行为中的一种,虽然隐瞒本身一定程度上不符合道德准则,但是不必过多加以批判。
【1】【2】
(责编:温静、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