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资料图)罗京早前参加奥运倒计时足球比赛。罗京穿上红色运动装又是压腿又是热身,仿佛年轻了十岁,在球场上尽情狂奔踢球。
据《新快报》报道6月11日上午,罗京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不过罗京身患重病的母亲有可能不会出席追悼会,因为罗京的亲朋好友为了照顾老人的健康,均没有把这个噩耗告诉罗京的母亲。
母亲或缺席追悼会
据罗京的亲友介绍,罗京父母一直住在央视梅地亚中心后面的内部职工宿舍里,这是央视当年分给罗京的住房,和罗京后来在金融街买的房子距离不远。罗京的母亲身体很不好,几年前就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去年9月底,正是罗京开始去医院化疗的时候,罗母也得了脑血栓住院。罗京的亲友透露:“那段时间是他们两口子最困难的时候,但那时候没人觉得罗京会有事,都觉得发现早,医疗条件又好,很容易就能治好,他自己也根本没犯过愁。”
出院之后,罗京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罗京的亲友解释说:“现在老人家半身都瘫痪了,你说谁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幸好她糊涂了,要不然早就会开始怀疑,怎么儿子这么久都没回家看看……只能瞒一天算一天。”而罗京的父亲也被迫加入了“撒谎”一族,默默地与晚辈们一起继续哄骗坐在轮椅上的老伴。
据悉,罗京的遗体此前一直保存在医院太平间的冷库里,追悼会前将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为他做好整容和化妆,尽力让这张备受人们尊敬的“国脸”保持最好的状态。追悼会后,罗京的遗体就将火化,骨灰放在八宝山。
25年无差错播报成佳话
罗京的逝世,让很多同行遗憾失去了行业内一位最好的榜样,在工作方面,罗京25年无差错播报成了他最光辉的写照。25年无差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有怎样的意义?《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工作情况鲜为人知,很多观众在电视上看到他们播报新闻,但并不一定了解他们幕后的故事及他们所承受的压力。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由录播改回直播。直播以后,主持人面对的压力更加巨大,这也导致一些节目出现“哈欠门”、“补妆门”。很少有主持人能够从工作开始就没有犯过错。
20多年的播报工作,罗京和搭档们遇到过无数次“险情”。我国播音界泰斗级人物张颂讲述了李瑞英和罗京遇到过的一次“险情”。那次,一条重大新闻开播后稿件才送到演播室,要求无间断口播15分钟。当时李瑞英藏在主播台下给罗京一张张递稿件,罗京看到稿件的同时必须播报出来。突然有一张稿件纸李瑞英怎么也找不到了,急得满头大汗。好在罗京播完前一张稿件的最后几句时,李瑞英终于找到。尽管保证了播出新闻的无差错,但下台后,两人都虚脱了。
央视的一位工作人员讲述,在直播室外面的走廊上,直播时大家要保持安静。只有一次,她看见台里的领导站在走廊上焦急地喊:“稿子呢?稿送来了没有?”然后就看见一个记者手拿着刚刚从传真上面撕下来的纸,奔进演播室。记者悄悄蹲下身子,把一张画满了修改符号的纸送到了罗京的播报台前。当时所有领导都在外面,有人手里甚至还拿着一瓶麝香保心丸。但罗京没有皱一下眉头、没有流一滴汗,镇静地把陆续送来的17页半的纸,一字不差读完。
李长春赞罗京“德艺双馨”
据央视网报道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就罗京同志逝世向中央电视台发来唁电。唁电说“惊悉罗京同志不幸英年早逝,在此表示沉痛哀悼!”
李长春对罗京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罗京同志是我国优秀的播音员,政治坚定,德艺双馨,为全国亿万电视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罗京同志在26年的播音实践中,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建设付出了辛勤与汗水。”
李长春请中央电视台向罗京家属转达他的深切慰问,望其家属节哀保重。
班主任透露罗京为什么拒绝出书
罗京班主任王克瑞。 徐岩冰 摄
本报讯(徐岩冰) 6月10日13时30分,由中国传媒大学组织的“传媒大学师生、罗京同窗深情缅怀‘播音王子’罗京”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44号楼一层报告厅举行。出席此次追思活动的不仅有曾经教授罗京播音主持专业知识的播音界泰斗、博士生导师张颂老师,而且还有从祖国各地赶来的77级、78级以及79级的罗京同窗。
曾被同学呼为“小官”
罗京大学期间的班主任王克瑞老师在致辞中回忆起了大学时代的罗京。
他介绍说,罗京入学以后,也如77级、78级入学的70年代的学生一样,学习可以说得上是如饥似渴,听课不用喊,练声不用赶,作业不用催。正是这种自觉性,罗京在校期间就练就了一副好嗓子,打下了坚实、扎实的基本功。在79级播音班里,罗京分别当过生活委员和班长,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官”。
“两条标准”激励校友
王克瑞还特别回忆起了他曾和罗京在上世纪90年代初,谈起了中央电视台选拔播音员的标准,当时罗京已是播音组的负责人之一。罗京说,中央台挑人就两条:一是基本功要好;二是招进来就能用。王克瑞说:“我当时就体会到,他对播音系的教学多么的关注,他是一个有心人,他说的这两条是播音系教学的根本。和他这次谈话以后,我把他提的这两条标准不厌其烦地传达给学生,启发后来的学生们用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去培养自己。应该说,罗京对我的启发是很大的,用罗京的话说出来去教育学生,份量就不一样,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我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说。在这里,我应该补一句,‘罗京,谢谢你’。”
王克瑞1996年以后改行做了图书出版工作,他透露,那个时期赵忠祥的《情怀系列》、倪萍的《日子》相继出版,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当时他曾专程找到罗京,看他能不能写一本书,介绍他自己的成长历程、心路历程,甚至是业务的体会也好,然而他一口回绝了,说:“王老师,我真的还没到那个份儿上,赵老师他们耕耘了那么多年,应该写,但我不能。”王克瑞表示,这映射出罗京做人的一贯作风:不张扬、不渲染。
罗京同学透露准备设“罗京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