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來蘋果手機消費者網上財產安全權被侵害一事,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發表聲明表示,相關經營者必須明確自身法律責任,切實保障消費者支付安全。
聲明要求,蘋果公司應正視安全責任和存在的安全問題,對於提出損失要求賠償的消費者,經營者及第三方支付平台沒有足夠主証據反駁,均應一視同仁進行足額賠償。
多名蘋果手機用戶被盜刷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日,上海、北京等多地蘋果用戶遭遇賬戶盜刷。據統計,本次盜刷事件的受害者達到了上百人,這些被盜刷的蘋果用戶,大多第一時間聯系了蘋果客服,有部分消費者獲得了蘋果的賠款,但是也有不少消費者得到的蘋果官方答復是:“表示同情,但無法退款”。
調查發現,這些用戶都是在蘋果賬號開通了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開通時必須同意授權“免密支付”,且額度默認為“無限額”。用戶被盜刷后,蘋果公司客服卻回復“系統無法通過退款審核”。
《國際金融報》報道稱,有用戶甚至已經總結出蘋果客服的“套路”:先是索要訂單編號或進行個人驗証,幫助在系統上申請退款,但系統並不會輕易地通過退款申請。不少用戶已經分別與普通、主管、高級三級客服進行溝通,最后獲得的反饋仍是“在72小時內進行郵件回復”。
蘋果公司為此於10月16日發表聲明稱,公司第一時間組織了蘋果工程師來尋找事件的根源。通過調查發現,少量用戶的賬戶在尚未開啟雙重認証的情況下,遭遇釣魚詐騙。同時,公司發現通過虛假的和欺詐性的退款申請試圖牟利的情況有所增加。蘋果稱,整個事件仍然在調查中,強烈建議用戶進行雙重認証。
對於被盜刷的用戶如何賠償,蘋果在聲明中未有提及。
中消協:蘋果公司應正視安全責任和存在問題
中國消費者協會在聲明中表示,經營者應當履行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義務。經營者提供商品和服務,應當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不受侵害。
聲明指出,無論消費者是否開通免密支付,經營者都應保障消費者的交易安全:經營者在消費者開通免密支付時應盡到合理的提示、告知義務﹔消費者開通免密支付后,每次交易仍應當經消費者確認﹔即使消費者開通免密支付,經營者對於消費者每次交易仍應盡到提示義務,經消費者確認后方可進行支付、扣款交易,免密支付應僅限於免除消費者輸入密碼﹔消費者作出授權免密支付的,經營者應當提示消費者選擇免密區段、一定期限內(如每天)的免密額度上限、免密次數等事項。
中消協強調,消費者有權選擇是否開通免密支付,經營者應當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經營者實行不開通免密服務就不能消費的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針對蘋果手機消費則盜刷事件,聲明稱,經營者沒有証據証明支付行為是消費者的自主行為,在消費者沒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導致財產的丟失或損失的情況下,相關經營者都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經營者平台上的用戶賬號被盜刷,經營者在不能証明用戶存在過錯的情況下,經營者及第三方支付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未經明確授權或者超過授權的支付造成的損失,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應承擔責任。
中消協在聲明中表示,蘋果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的“試圖通過欺詐性的退款申請試圖牟利的情況有所增加”、黑客原因、“撞庫”手段等,這些無法構成免責的理由,不應把自身存在的問題與試圖有欺詐性的情況混為一談。蘋果公司不應推卸責任,淡化自身存在的安全問題,轉移消費者關注點。蘋果公司應正視安全責任和存在的安全問題,對於提出損失要求賠償的消費者,經營者及第三方支付平台沒有足夠主証據反駁,均應一視同仁進行足額賠償。對於設置ID等方式才能進行App Store等消費的模式,建議相關經營者也做出調整,充分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充分保護消費者的財產安全。(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