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日本、韩国特约记者 蒋 丰 李 军 本报记者 邢晓婧】前些天,日韩网络上疯传一段“日本店主辱骂韩国游客”的视频,很多人看后大开眼界——原来,日本人如此“嫌韩”。外国人在日本常遭歧视吗?对不少人来说,这是个让他们感受到巨大落差的话题,因为日本人一向被夸“谦和”“礼貌”,可日本官方日前公布的首次对在日外国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不是这样。日本一向被视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日本生活,日本社会也在成为“民族熔炉”,其间,一些化学反应发生了,有包容,也有排斥。有人说,这与日本文化的内向性有关,日本没有移民传统;也有人提到“血统”——一些日本人心中有着“民族优越感”。
不是歧视,是排斥?
一名叫朴钟硕的在日韩国人为应聘日立公司,把名字改成“新井钟司”,顺利被录取。在办理入职手续时,日立公司发现了其真实身份,遂将其解雇。该事件令在日韩国人群情激愤,认为日立公司涉嫌“种族歧视”,支持朴钟硕提起诉讼。4年后,日立公司败诉,被判向原告支付4年来的薪金和赔偿金。
这是发生在1970年的一起著名事件。40多年过后,职场上日本人让外国人碰壁依然不是秘密。今年3月31日,日本法务省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788名受访外国人中,25%的人曾因是外国人而求职遭拒,20%的人和日本同事同工不同酬,超过77%的人表示外国人不能得到晋升。值得一提的是,约95%的求职被拒者能用日语交流。
这一调查让曾在某日资企业工作10年的王东感同身受。“即便这个高管什么都不会,只要他是日本人,日子就舒服很多”,王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干活全靠中国员工,挣的却少得可怜。”
日本法务省这份报告首次公开展示了在日外国人受歧视情况。除了职场,40%的人曾因外国人身份在搬进新屋时被拦阻。
有分析称,该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未必基于种族歧视,比如拒绝租房给外国人可能是业主害怕不能和外国人沟通,所以只能说是他们“排斥”外国人。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理事松野丰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解释说,有的日本公司不愿雇会说日语的外国人,这跟日语的特殊性有关。日语里有敬语、礼貌语、谦逊语等区别,同样的意思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环球时报》记者看来,“排斥”不过是“歧视”的一种优化说法,“拒绝外国人”现象反映的正是日本人对外国人群体的偏见。也许最明显的歧视是在言论领域。根据前述调查,约30%的受访外国人偶尔或频繁地遭遇侮辱或歧视性言论。去年1月,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称:“自2003年以来,日本共发生360多次种族主义示威和演讲……肆意贬低、骚扰和挑衅外国人。”
为什么韩国人最招“黑”?
在遭受歧视的外国人群体中,韩国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彬彬有礼”的日本人“黑”起韩国人一点也不“嘴软”。
5月初,一则视频席卷日本和韩国网络:一名韩国游客到京都旅行,在一家有名的拉面店附近徘徊了一阵后,推开门用日语问“这是拉面店吗?”里面的一名日本人竟大喊“Fucking Korean”,其他客人也跟着起哄。
这样的“不友好”事件并非偶发。去年4月,日本大阪一家客运公司的售票员向一名韩国乘客售票时,在乘客姓氏栏写上“チョン(chon)”字眼,该词原意指的是渺小、微不足道,后来演变成对在日韩国人的歧视语,目前已经被一般大众媒体视为禁用语。不久,又发生日本一家连锁寿司店专门针对韩国人而搞的“多放芥末”恶作剧。
日本人为何如此“嫌韩”?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如今韩国人聚集的东京“新大久保”地区,由于房租便宜吸引了很多亚洲留学生。到了1990年,赴日留学和工作的韩国人急剧增多,女性进入风俗店等地方做陪酒女,男性贩卖盗版DVD,让日本人对韩国人留下坏印象。2002年,日韩联合举办足球世界杯,在日韩国年轻人穿着红色T恤淹没整条街道,庆祝韩国获得第4名的亚洲纪录。日本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周围有这么多韩国人。
真正改变日本社会和在日韩国人的,是2012年8月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不顾日本反对登上“独岛”(日本称“竹岛”)。“仇恨言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在日韩国人发起一波又一波的轰炸。不仅如此,在新大久保的街道上,常常有“反韩”示威,参与者举着“韩国人滚出日本”“韩国人是蟑螂”等标语。这种仇恨言论不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至今存在。
韩国方面对日本社会的“嫌韩”情绪也有察觉。2015年年底,韩国外交部曾委托民间调查机构对中国、日本、美国等14个国家的5600名成年男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嫌韩情绪”这一项中,受访的日本人达到59.7%,是14国中最突出的。
有韩国学者认为,日本人之所以近期逐渐将“嫌韩”情绪转化为行动,与韩日两国间一直纠缠不清的历史问题有关,它导致两国间互不信任、互相指责的人群逐渐增多。而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也使一些日本人把“嫌韩”情绪演变成犯罪事件。
“韩国人遭遇的歧视有历史根源。”社科院日本所学者卢昊对《环球时报》说,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近代化水平始终领先于朝鲜半岛,且对朝鲜半岛进行了殖民征服,这导致日本对朝鲜半岛移民始终有居高临下的心态,一些特定的歧视性称谓也起源于此。
卢昊说,二战后大量朝鲜半岛移民留在日本谋生,规模庞大的他们难以融入日本社会,因此被社会边缘化。如今,在日本人的意识中,黑社会、风俗店、赌博、犯罪问题等依然和在日韩国/朝鲜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亚洲移民导致日本社会犯罪率上升”的说法,也和朝鲜半岛移民及其后代有关。
根深蒂固的“种族排序”
抛开在日韩国人这个特殊群体不说,整体看,日本人对外国人的歧视与他们对外缺乏足够的接触和认识有关。不少日本人说起外国人,脑海中会出现“条件反射”的刻板印象:讲话大声,着装扎眼,缺少对日本文化的尊重。
日本媒体“责人不责己”的导向同样负有责任。日本社会有一个明显倾向,就是认为各种社会问题的增多都源自外国人进入日本。媒体的偏向性报道让普通民众对外国人印象变差,更对进入他们“领地”的外国人感到恐惧。
“日本是岛国,没有移民传统,不习惯接纳不同文化,在外国人看来,日本确实有生活不便之处。”松野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但这并不是歧视外国人,可能是因为日本人的内向性导致在对待外国人方面显得生硬笨拙,让外国人感觉受到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