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心目中的“好帮手”,同学口中的“亲兄弟”,中国学生眼中的“亲切学长”,略带腼腆的沙卫诗用自己亲切友善的笑容征服了身边的人,用自己的耐心与专注将学生工作与课业学习合理分配,树立留学生求学的榜样,架起中外学生沟通的桥梁。
今年暑假,沙卫诗前往贵州六盘水参加暑期学生记者训练营活动。这也得益于他在大学期间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成为学校记者团里的第一名留学生记者。
在六盘水的七天七夜时间,1200多公里路程,3000多张照片,记录了沙卫诗的学生记者成长之路。像这样的学生记者训练营活动个,他已是第二次参加,却依旧收获良多。在彝族篝火晚会上,他受到中国少数民族特色舞蹈的吸引,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越了解中国,就越能感受到中国人的喜悦,我也能加入其中。“
作为一名留学生,沙卫诗用自己的努力,深入学习中国的风土人情,寻找第二故乡的温暖。很多中国学生参加支教活动,可很少看到支教留学生的身影。当沙卫诗站上山村的三尺讲台,在干净的黑板山写下自己的名字,台下学生惊喜而好奇的神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人都有爱心。”身为向阳花支教队的一员,沙卫诗希望以此能够献出自己爱心的同时,号召更多留学生加入支教队伍。
漫漫几千里,悠悠中国情。漂洋过海的求学生涯带给沙卫诗一片韵味独特的风景, 来到从未涉足的国度,说着陌生的语言,面对不同肤色的朋友,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难以做出的决定,但求学路上的沙卫诗偏偏勇于尝试,甘于付出,敢于坚持,就如同他的目标一般:做那岩石之松,勇立高山之巅,俯瞰群岭之巍峨。
正是凭借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沙卫诗才在实现理想的路上不断前进,在成长的道路上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