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以后,这类叙事方式已开始被系统推广。2007年6月10日,“百姓纪事”首次出现于《新闻联播》,讲述“徐少勤和他门前的那条路”的故事。徐少勤先因农村收费不规范而断路,后因合理征收农业税而把路垫平,再因为政府修路才“红红火火搞起了农机站”:门前那条路恰对应着个人背后的大背景:农村税费改革。
软性处理方式同样也体现在表现领导人形象上。“应该是2002年底的时候,新闻联播对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采用了同期声方式报道,也就是摄制时同期录音,给人的感觉比较真实、有现场感,能够体现总书记本人比较亲和的性格特点。播出以后,受到总书记的表扬,这样的报道方式,突出了电视传播的特性。”周小普介绍。
去年地震期间,胡锦涛与温家宝在灾区的视察慰问,都采用了同期声报道方式。
除了同期声,细节的捕捉与展示也是重要的表现方式,2007年1月15日胡锦涛视察安徽的报道中,就有一个传神的细节:在农民家里以手掬水而饮。
“可以这么说,新闻联播节目中将电视表现手段基本都用了。但观众们是否认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周小普总结。
在喻国明的介绍中,这次改革也很难算是脱胎换骨,只能说是小步快走,因为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以一种小步变化的方式积累。但是在节奏方面,在方向方面比较稳定,比较持续地在进行这种变动。”这种方向就是《新闻联播》要逐渐承担更多专业媒体应该承担的角色,“《新闻联播》并不仅仅是一个代表政府喉舌的媒介,同时还承担着社会的守望者、社会信息安全的保障者,和相关的新闻的所谓时事顾问、意见领袖、信息管家,这样的一种专业主义的角色。”
但这些在传媒学者眼中具有相当进步意义的方向,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是不可接受的。有观众认同《新闻联播》的“庄重、严肃”的特色,认为这紧凑精确的三十分钟“代表着中国新闻电视最高水平,点点滴滴都足见功夫,就像国粹京剧一样有板有眼”,改变反而是违背民意。甚至还有人主张领导人的讲话不能被压缩。
“同样是报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如果讲话有八点,那么《新闻联播》就是从一到八挨个播一遍,但是要在凤凰卫视,就可能是有选择性地播其中的某几点,而这几点,一定是社会一直比较关心的问题,媒介在这里就是一个第三方的角色。”周小普介绍。
但对于有专门审看间,一部红机电话直通中南海的《新闻联播》来说,将领导人讲话原文照录,比起有选择性地择取重点,风险要小得多。
相应的,既然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意见,很多将《新闻联播》作为政策文件解读的投资者,愿意先看到全貌,再来揣摩其中的意旨。对普通观众来说难以忍受的长篇发言,在他们看来,一字不能易,何况删减。
在展江看来,这一切议论还有些为时尚早,对于《新闻联播》能否真正迈出改革之步,他还持观望态度,“理论上说,改革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体制所决定的。但是在短期之内,它是有可能改变的,比如在官方允许的口径内报道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找一些县以下基层作一些有选择的批评,但是长远来说,是不大可能改革的。全世界官办媒体,要想赢得公信力,都很难。”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