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晃的啤酒杯,夜市的烧烤街,A 拿起一根羊肉串,唇齿利落撕拉,肉汁和竹签背道而驰,孜然和辣椒面在口腔里爆炸,好在一杯冰啤酒强势制住了它们的张狂,“呼!爽!”A 性情毕露,“我得发个朋友圈放放毒。”
手表指针指向凌晨一点,A 突然惊叫:糟了!刚那条朋友圈忘了屏蔽我爸妈!
前一秒意气风发的 A ,后一秒慌成了小仓鼠,她害怕的是自己“堕落”的夜生活被爸妈看到,势必招致双重炮击,更害怕自己维护的自律养生乖乖女形象会土崩瓦解,也害怕他们过于牵挂自己大半夜还没回家,睡觉都不得安宁。
以往为了让爸妈放心,A 会在妈妈叮嘱自己千万不要吃小龙虾、烧烤、麻辣烫时满口应承:“天呐,那些东西,我都好久没吃过了。” 也绝不会在半夜两三点让爸妈有看得到这条朋友圈的可能。
但是千年等一回煲了个靓汤一定会发拍照给爸妈,以示自己也是有生活能力的。
不止是 A,在朋友圈选择性屏蔽父母是不少年轻人社交生活的共性。
腾讯社交广告发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 的年轻人朋友圈对父母设置屏蔽。
回望朋友圈相册,我们回避父母的远不止“堕落”而真实的肥宅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离开原生家庭独自闯荡后的另一种他们不甚了解的人生,这其中有太多代际造成的矛盾、距离、疏离,也有太多我们拙于处理的成长挣扎和亲情关系。
父母对于我们存在一种“舒适期盼”,尤其当他们一年也见不着我们几次,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参与我们的生活,只能希望我们像小时候一样乖巧懂事。
然而年轻人热爱的符号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观念里的离经叛道、惶惑不安。
“怕他们发现另一个我,没他们想的那么好,也没他们想的过得那么好。”
不懂网络词汇、表情包梗的含义也让父母与我们的对话啼笑皆非。
我们在朋友圈驰骋全靠“浪”,而父母却是根正苗红的耿直化身,用朴素价值观纠正我们思想和行为上的谬误。
“我只是晒了下四个野男人和蛙儿子的照片,我妈就一个电话打过来,问我什么时候同时交往了四个男朋友,一个儿子又是谁,让我协调好个人感情生活,不要乱来,并且严正强调删掉这条朋友圈,以后这种事也不要发在网上。”
误会多了让人疲于应对,碰上执拗的爸妈,要就某个梗解释是不可能解释清楚的,这辈子只能在不惊扰他们的地方偷偷地“浪”,暗暗地“骚”。
只是,偶尔想到曾经教你说话的人现在已听不懂你讲的话,而你因为疲于解释、不愿解释甚至干脆切断了两个人对话的路径,这是代际断层的悲哀还是个人的悲哀?
不想让爸妈看见的,还有我们的脆弱。小时候受伤了,哭两下爸妈就会应声赶来;成年人法则里却不容许这样的依赖和软弱,打碎牙就着血也要往肚里咽,不仅因为想成为更独立的大人,更因为太过明白距离这种介质可以让担忧放大百倍。与其让爸妈知道担心,不如告诉他们我过得很好。
至于那些破碎或冰封的亲子关系,屏蔽或许只是在冷冽的心上加了道锁。既然从父母处得不到尊重和理解,他们选择了回避沟通来摆脱控制。
“只要我发任何带一点吐槽、心累情绪的朋友圈,他们都会在底下评论指责我当初没有听他们的话去考公务员。”
“前几天听到李宗盛大哥的写给他父亲的歌,‘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我把这首歌发给了我爸,距我们上一次说话已经过去半年。”
越长大,我们的秘密也越来越多,但父母是更有故事的过来人,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动态吐槽、宣泄情绪,从沉默年代走过来的父母们则倾向于自己消化,或者几个老闺蜜、老棋友之间唠唠嗑,朋友圈反倒更多的是他们了解我们的窗口。在一年也见不到几次的拮据事实下,这样的窗口显得单薄。
为了成为让人放心的大人,大家都在尽力咬牙、克制,报喜不报忧,都在筛选自己认为“安全无害”的信息,以期让父母和自己都能舒坦。至于那些破碎而飘零的心也不知道如何还能修复、返回故土。
只是一想到我们和父母的时间,从生命的交汇开始如沙漏累积,也从累积的背面开始倒计时,无论见多少面,都是见一面少一面,而我们还有不能让他们知道的事,这件事本身就有些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