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编者按】 时至如今,相信没有人会否认,2017年是共享经济因泛滥而备受争议的一年。
从共享单车一阵风刮起来算起,短短一年间内这个行业就涌现出了包括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甚至是共享玩具这些看起来就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新共享经济”名词。
只不过,虽然共享经济是本年度最热门的经济领域,但胜出者依旧寥寥。有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6家投身共享经济的企业宣告倒闭或终止服务,其中包括7家共享单车企业、3家共享汽车企业、7家共享充电宝企业、4家共享租衣企业、1家共享雨伞企业和4家共享玩具企业。
风光一时无两
寻本溯源,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大概是从2008年的美国兴起。当时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人的生活受到经济层面的冲击,消费减少了。为了解决生活层面的各种需求,美国人从比较喜欢消费、喜欢资产独享,到愿意把各自闲置的资产拿出来共享,这就形成了如今的共享经济。
作为今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共享经济”已成为互联网新经济的一大特征,成为一种蓬勃兴起的商业形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短时间内各类基于“共享经济”模式而诞生的平台、产品,从共享交通到共享居住,“共享”一词已逐渐成为大众群体普遍接受的消费形态。
简单来说,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让市场交易成本降低而企业成本不变,因此很快就成为了众多企业争相追逐的发展模式。
放眼全球,目前最吸金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共有九类,它们分别是:共享出行、共享空间、共享金融、共享美食、共享医疗健康、共享公共资源、共享知识教育和共享任务服务。
其中,交通出行是共享经济目前在全球范围影响最广、争议最多、也是最彻底贯彻共享经济精神的领域,主要有共享租车、共享驾乘、共享自行车、共享停车位四种类型。Uber可谓是“共享经济”的启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通过移动应用,虽没有一部车,却建造了一个共享经济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由出租车或租赁公司控制的租车领域。
在共享空间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或许就是Airbnb了。在Uber成功改造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之后,Airbnb也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空间和旅行模式,被誉为“住房中的Ebay”。该平台虽没有自己的房子,却能通过一个网站就能在全世界192个国家,30000座城市为旅行者提供300万套房间,而且都是各具特色的民宿
共享单车作为我国共享经济里的代表产物,发展最为成熟,也更被外界看好。在这之中,摩拜和ofo可以说就像是当初的滴滴和快的,不仅背靠巨头投资商,在车辆投放以及全球布局方面也是遥遥领先。并且,两者在融资方面也是走在行业的前端,继2016年获得多轮融资后,今年又获得多家投资机构的青睐,先后完成多轮融资。
因此,全球顶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在2016年底发布的共享经济报告甚至指出,至2018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有望达到5200亿美元(约合3.6万亿人民币)。
开始变味
事实上,自从“滴滴”、共享单车受到资本热捧之后,各种披着“共享经济”外衣的项目就层出不穷,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厨房、共享雨伞、共享睡眠,还有共享厕纸、共享衣橱……真的就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享”不到。不少人甚至调侃道,“现在除了老婆之外,还有什么不能共享?”
但是,在这其中真正的成功者却寥寥无几。
具体来说,共享充电宝项目今年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网红”。一时间,各大媒体几乎都报道过这个话题,“什么10天融资3个亿、共享充电宝将要成为下一个明星么?”诸如此类的新闻一搜满屏幕皆是。
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然而截至11月,河马充电、小宝充电、创电、放电科技、pp充电、乐电、泡泡充电等七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已经走到了项目清算阶段。
可以说,2017年共享充电宝这一行业虽然没有死,但是也死伤过半了。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率先倒闭的河马充电,曾在今年4月份获得过梅花天使领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而这些企业的纷纷倒闭似乎也预示着伪需求共享经济倒闭潮的真正到来。
回归平静
今年6月,3万把彩虹一样的“e伞”惊现东莞街头,它们主要投放在东莞城区,例如世博路口、盈峰路口、鸿福路口、会展路口等。结果仅仅一个星期,东莞3万把共享雨伞就全军覆没。
同月,在悟空单车关门之后不到十天,又一家共享单车宣布倒闭。3Vbike通过公众号发布公告称:由于大量单车被盗,3Vbike共享单车从2017年6月21日起停运,没有退押金的用户,尽快申请退款。
今年7月,位于北京中关村创业公社一处的“享睡空间”已关闭。有知情人士透露其被警方查封,原因未知。上海市公安局表示,目前上海范围内的“共享床铺”已被叫停。因为这是个新模式,尚没有获得消防许可,也没有宾馆特种行业的经营许可。
对此,有媒体就分析认为,“诚如当初的网约车大战,在共享经济热潮中,为了生存下去,除了能够有雄厚的资金支撑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活跃用户,从而成为下一轮融资的谈资以及未来盈利的基准”。
众所周知,当下的大多数共享企业都在赔本赚吆喝,用着投资人的钱在争夺用户,在市场上发声。不过,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不合理的操作运营,在2017年下半年,数十家投身共享经济的企业宣布倒闭停止运营,同时也引发了用户对于共享产物的信任危机。
在行将过去的2017年,“共享经济”刚刚经历了一个猛刹车。展望即将到来的2018年,“共享经济”恐怕将更加举步维艰,这一全新经济模式迎来的洗牌也会更加彻底。(综合/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