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朋友圈叫做父母亲的朋友圈。如今,中老年人父母轻信谣言、大量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竟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父母的朋友圈这些疯转的“爆文”到底从何而来?朋友圈谣言缘何又瞄准父母们?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起底发现,所谓“科学网文”,实际上是“伪科普”虚假医疗广告。而《法制晚报》的相关采访也表明,父母们之所以成为朋友圈谣言传播的主力,背后实则包含着诸多隐喻。父母们一方面成为网络谣言的“搬运工”,另一方面,又往往因这类谣言而上当受骗。专家表示,根治谣言需多方发力。
父母朋友圈“伪科普”文实为虚假医疗广告
最初,不少朋友在向父母推荐网络这个东西的时候,父母们往往是拒绝的,说,“孩子,上网是不好的,影响学习”。后来,世界上出现了一种叫做微信的东西,成功地将不少父母变成了“网瘾老人”。
从此,家人群,朋友圈开始大量充斥父母们转发而来的食品安全新闻,养生保健常识,乃至大块头的“科普”文章。
“科学研究表明,肾虚分阳虚、阴虚、阴阳双虚……89%的男人补肾越补越虚”;“权威专家披露,超过140多种疾病与全身性湿气有关。”
父母微信朋友圈这些转发而来的所谓“科学研究表明”类文章,开头大都“科普范儿”十足,充斥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然而不久就画风突变,大肆推销某种药品或者医疗器械。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集中于两性疾病、健康养生等领域,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包装宣传其产品或服务。
“伪科普”医疗广告违害大
瞄准中老年人的所谓医疗服务,最为常见的是卖保健品。此类勾当先前多在线下发生。常规的诱导方式是通过户外免费体检咨询或举办免费发放礼品的讲座。2017年央视“315”晚会就曾曝光一批将黑手伸向老人的保健品企业,他们打着“健康讲座”的旗号,干着卖保健品骗钱的勾当。
近几年,一些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微信朋友圈,开始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炮制“伪科普”文章式广告,打着科普的幌子,瞄准一些热衷于养生或者病急乱投医的中老年人,推行没有科学依据的偏方或所谓“新科技”医疗产品和服务,大有线上线下联动之势。
老年人沉迷于买保健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时不时还登上社会版头条,让人唏嘘:青岛一位60岁老人花10万元购买保健品后被坑,留下遗书在海边自杀身亡;重庆一大妈为了买保健品,耗尽老两口节俭一辈子省下的30多万积蓄,导致老伴重病无钱医治……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从法律角度上说,炮制“伪科普”文章实施广告宣传,无异于虚假广告。更有医疗界人士表示,虚假医疗最大的危害是延误了对患者的治疗时机,无异于谋财害命。
既要监管,又需要真科普
目前,以“伪科普”虚假医疗广告为代表的互联网广告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
据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监督管理处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案件1055件,同比增长9.67%,占全部案件数的72.96%。其中不少“伪科普”文章其实是真广告。
相比于线下,网络世界里的虚假广告、诈骗、谣言,对中老年人更有杀伤力。日前,多部门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中老年人使用网络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虚假广告、网络诈骗以及网络谣言等四类。其中37.4%的受访者遭遇过网络诈骗。
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工作等多方面的原因,父母和子女常常分居两地,“线上”交流成为不少父母和子女沟通的重要渠道。缺乏情感寄托,也是不少父母朋友圈“中毒”的主要原因。
专家建议,自媒体平台要对发布的文章加强审核,通过关键词屏蔽、黑名单提醒等方式控制伪科普的传播。相关部门应主动监测这类违法虚假广告,拓宽举报渠道,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这些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深挖背后的广告主、经营者和发布者,追究其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同时,卫生部门应注重科普宣教和疾病预防,使广大民众提高甄别虚假医疗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