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配置总是“吸睛”。
18日,中央民族大学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文喜一行6人来青考察并签约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青岛学校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青岛学校落户城阳区棘洪滩街道。
关于民大附中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13年,前身为蒙藏学校,如今是全国唯一面向各民族地区招生的民族中学,在民族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学校先后被纳入国家级别特色高中建设学校、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学校、自主会考实验学校、北京市级优质高中统筹学校;先后被授予首都“百年学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首批四星级幸福学校、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培养了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诗人郭小川、传记文学家巴彦布等数以万计的各民族优秀人才。
主城君了解到,民大附中以“人文见长”。在学校,优秀的定义不只有分数,只要学生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呈现出与众不同就是优秀。
当然,民大附中学生的成绩也不错。主城君查阅到,2015年学校的高考成绩最为“辉煌”——共有620人参加高考(含择校、共建生118人),其中615人超过本科线,上线率达99.2%,统招生一本上线率为100%。按照650分以上和600分以上两分数段统计,附中文、理科排名均位列海淀区前二名。其中,校理科第一名为716分,校文科第一名为694分,文科最高分列为海淀区第一名。2020年,民大附中的清北入学率在北京排名第8位。
主城君了解到,民大附中在全国有20多家附属学校。地处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的陵水分校是民大附中承办的第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分校办学第一年,全县200名高中毕业生中考上大学本科的数量从以前的十几名变为了184名。2019年,全县高考成绩700分以上的44人皆毕业于该校。由于办学成绩斐然,陵水分校已成为当地学生首选的优质中学。
世界动车小镇注入优质教育资源
时下,城阳区打造世界动车小镇蹄疾步稳,城阳西部的棘洪滩街道全域和上马街道等部分区域是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所在地,拥有中车股份、中车四方和庞巴迪三大主机厂,以及为主机厂配套的众多零部件企业,区域积累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在当地安家置业。由此,对于教育、医疗等需求迫切。
日前,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创业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创业城市的要求之一。主城君多次和有志来青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创业者交流,大家不约而同提出对于在青岛发展,要考量所在地的“软环境”,即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由此,集聚了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尤其是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所在地的城阳西部,无疑将要承担着为轨交领域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以及创业者保障生产生活的重任,提升教育资源责无旁贷。
民大附中青岛学校主要由棘洪滩街道具体负责招引,总规划用地308亩,将按照山东省级普通高中标准建设,分全日制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部分,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新增优质教育学位7500个,包括全日制公办校小学1620个、初中和高中3000个;民办学校高中1800个、国际部1080个。
据悉,2022年,学校一期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将派出专业团队管理学校,并与青岛学校互派老师,进行授课和学术交流。为推进青岛学校建设,民大附中成立了一支十人的工作专班,近日将入驻棘洪滩,进行学校规划建设相关工作。
目前,棘洪滩街道所辖区域有棘洪滩小学、南万小学等五所小学和两所初中,没有高中。街道内小学和初中阶段,72%的学生都来自在区域内工作的外来家庭,当地的学校趋近饱和。随着这一区域购房置业的外来人员持续增加,对于学校的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因此,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青岛学校项目的引进,将缓解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紧张局面。
棘洪滩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主城君,他们前期到陵水分校等民大附中附属学校进行考察,一所学校带动整个县教育质量的陵水分校让他们印象深刻,区域希望落在棘洪滩的民大附中青岛学校,也像陵水分校一般,为当地带来优质教育资源,迅速成为青岛市优质学校。
同时,青岛学校是否将规划建设民大附中的特色——民族班,主城君了解到,学校将首先了解青岛当地生源需求,如有,将开设民族班。
带动城阳西部区域教育资源,助力“动车小镇”发展,城阳区半个月前,在上马街道还新添了两所学校——九年一贯制的青岛培文学校和青岛培文学校民办高中。
这也是城阳区与全国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的成果。青岛培文学校项目由青岛益佳海业贸易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开发建设,北京北大培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其中,青岛培文学校(小学部、初级中学部)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位于城阳区上马街道育英路,委托北大培文集团进行管理,力争将学校打造成体现“北大底色、教育本色、时代特色”的地方名校。青岛培文学校民办高中选址上马街道正阳路以南、龙翔路以西用地约115亩。项目将北大培文文化体系和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完整导入,打造高起点、高端化、国际化的教育高地。
优质教育资源接连注入城阳西部,将为辖区内的学生带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教育,同时缓解区域教育资源紧张局面,为市民子女入学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空间,也为区域发展增加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