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爱对亲子关系都有益,有一种爱,叫默默关注、不去打扰。
并不是所有的爱对亲子关系都有益,有一种爱,叫默默关注、不去打扰。
近日,腾讯新闻公布《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数据显示:52%的年轻人微信朋友圈都屏蔽了父母,甚至有些还没把父母加为好友。
本是最爱最亲的父母,怎么就成了子女的“圈外人”呢?调查发现,原因无非有这几点:有的子女担心父母催婚,有的子女为了报喜不报忧,有的子女觉得自己的新生活父母不能理解……
除了这份白皮书,腾讯新闻还安排了一场社会实验,实验里父母们知道孩子屏蔽自己后,都感到吃惊和难过,但绝大部分表示理解,这也显示了与白皮书一致的结论: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和支持远超子女预期。
对于子女来说,逃离父母的监管很简单,动动手指就可以屏蔽朋友圈里的父母,但这样,就关上了与父母沟通的一扇门。
平心而论,子女和父母的经历不同,接触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也不一样,出现隔阂在所难免,可拒绝沟通,只会让隔阂更深。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长大了、独立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不顾及父母的想法,可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需要他们庇护和指引的孩子。屏蔽了父母,他们只能站在那扇紧闭的大门外,黯然神伤、徘徊叹息,望眼欲穿之余,并不会停止对子女的牵挂。
成了子女的“圈外人”,当父母的也要琢磨琢磨。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爱没有边界,总觉得凡是孩子的事儿就是自己该管的事儿,本该孩子自己决定的事儿,也因为爱,或插手去管,或喋喋不休,子女觉得被干扰,却又无法说服父母,只好选择屏蔽父母。
因此,让父母成为子女的“圈内人”,一方面是子女理解父母,多沟通,与其屏蔽父母,不如填平代沟;另一方面,父母也要注意爱的边界,学会放手,孩子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他们有与父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所有的爱对亲子关系都有益,有一种爱,叫默默关注、不去打扰。(新闻观察员 洛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