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车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聚焦中国市场。“5G通过国际标准实现商业化的落地,将显著提升车联网能力,并最终实现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复杂的应用场景。”恰如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令坤所言,中国相关政策的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成为中国5G车联网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到2025年,LTE-V2X将实现区域覆盖,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出台,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是其中的重点,一系列相关的任务也由此作出部署。6月22日,工信部再次强调,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提升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构建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同时,在车联网已成发展趋势及热点的情况下,国内各地也在纷纷出台政策抢抓车联网发展机遇。至今,北京、天津、重庆、山东、深圳、海南等地也相继出台了促进车联网发展的政策。
国内相关企业也一直在寻找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机遇。如中国一汽推出“旗偲计划”;广汽集团发布GIVA计划,并推出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北汽集团发布“海豚+”战略;吉利汽车发布G-Pilot战略;长安汽车先后与华为、阿里巴巴合作……
7月1日,德勤最新发布的《智能网联时代车企如何打赢数字化之役》白皮书预测,未来3至5年,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将迎来一轮高速推进期。至2030年,中国运营的基于5G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达到3000万辆。
“借助新版国际标准和国内政策的力量,产学研用共同推进‘5G+车联网’的新基建,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并将孕育出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支撑我国汽车产业变革。”陈山枝表示,这也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